健康 「這5習慣」都是腎結石推手!遺傳也上榜 醫:巧克... 2024.04.03 16:01 有個流傳多年的傳說,說豆腐加菠菜一起吃容易引發腎結石,大家有聽過嗎?腎結石 常見4大原因泌尿科王建勝主治醫師指出,其實腎結石的成因非常多,雖然飲食習慣也有影響,不過並不全然和傳說的一樣,並分享腎結石成... 健康 清明掃墓「誤觸6禁忌」恐衰整年! 別拜這3水果、... 2024.04.03 15:58 清明節是台灣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人們會在這天掃墓祭奠祖先、踏青郊遊;而在拜拜、緬懷親友的同時,也有一些行為被視為不可觸犯的禁忌。成串水果不便祭拜? 引網友正反論戰觀察近1年網友針對「掃墓禁忌」的相關話... 健康 行動不便遇到地震怎麼辦? 專家授「3個逃生」原則 2024.04.03 15:44 全台劇晃,花蓮近海今天上午發生規模7.2地震,最大震度達6強,各地傳出災情。地震時,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該如何避難呢?內政部消防署建議,不管是坐輪椅或是臥床,都應該壓低身體,並以軟物保護頭頸部,避免受傷。... 健康 每10個台人就有1失眠!恐增罹5疾病風險 吃褪黑... 2024.04.03 15:00 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發現,全台每10人中,就有1人為失眠所苦失眠,且失眠患者身體不健康的比例,比正常人高出3.5倍。失眠的定義為一星期3次以上發生睡眠困難,主要可以分成不容易入睡、睡眠無法持續,以及容易... 健康 動不動就頭痛怎麼辦?醫師詳解並區分頭痛症狀 2024.04.03 15:00 季節一變,頭就痛起來? 其實不光是季節變換, 許多因素都可能誘發頭痛, 許多民眾可能會選擇直接購買成藥吞一顆, 但頭痛的成音百百種,有些可能不是吃藥能夠解決。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任王嚴鋒分享:頭痛一般可... 健康 地震受困如何「自救」增加獲救機會?壓傷骨折別做1... 2024.04.03 15:00 日本石川縣地震災情引起多國關注,而台灣也和日本一樣常有地震發生,若是不幸受困於倒塌的瓦礫間,並有骨折、出血、壓傷等情形時,在獲救前民眾該如何自救,增加獲救機會呢?獲救後醫療團隊又會如何進行醫療處置呢?... 健康 餘震搖不停!消防署急籲「震後必做7件事」 快檢... 2024.04.03 15:00 地震過後資訊龐大且混亂,很容易以訛傳訛,因此,內政部消防署在防災知識中分享建議,從官方的公告管道獲得正確的資訊與情報,例如中央氣象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災害情報站或消防署臉書粉絲團等政府官方管道,獲取最... 健康 睡覺時發生地震該往哪去?消防署給「5點建議」 ... 2024.04.03 15:00 今天大家應該都很驚嚇,地震也造成許多災情,更有許多人擔心在睡覺的時候發生地震怎麼辦?該往哪裡躲?根據消防署臉書的建議如下:睡覺前可以這樣準備1、床鋪位置注意不要在電視、書架或大型家具前。2、手電筒可放... 健康 開車遇到地震該怎麼辦?消防署提2情境給建議 千... 2024.04.03 15:00 今早7:58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你都還安全嗎?開車時如遇大地震,應該怎麼應變呢?▲如果在一般道路1、駕駛靠右邊停車2、使用收音機或手機蒐集災害資訊3、留下車鑰匙和聯絡方式並攜帶駕照及行照進行避難▲... 健康 地震躲「這1處」以為安全恐反要命!急診醫示警 ... 2024.04.03 15:00 最近地震頻繁,各地開始陸續爆出災情!而地震、風災、水災是台灣最常見的三大天然災害,身處在台灣的大家,都應該對這些災害之應對熟悉,然而,這幾天的強震,似乎台灣的大家,對於地震的應對,似乎還停留在以往的錯... 健康 口腔不健康恐拖累身心! 醫透露:牙周病患2疾病風... 2024.04.02 17:09 70多歲的楊爸爸因牙套脫落求診,不僅蛀牙需要根管治療與拔牙,同時還有其他口腔問題需要治療,痛到要吃止痛藥,長期療程也讓人夜夜失眠且食慾不振,整天心神不寧也不想出門,妻女都相當擔心。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 健康 「這個時間」睡覺讓你的肝最輕鬆! 至少要睡7小時 2024.04.02 16:15 大部分的人體質上需要順應自然的作息,日夜顛倒、熬夜,也許短期沒問題,身體自然會適應;但長期來看,一定會影響血液循環、自律神經系統,增加壓力荷爾蒙,影響身體健康。無論是念書、工作,畢竟多數時候得配合社會... 健康 別再猶豫了!美研究:接種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 有助... 2024.04.02 15:59 還在逃避接種每年例行的流感疫苗嗎?「可以預防失智風險」的理由,或許可以讓猶豫的人勇於接種!一項研究發現,至少接種一次流感疫苗,可以降低17%的阿茲海默症發病率,而銀髮族接種肺炎疫苗,則有助降低4成的阿... 健康 糖尿病少吃糖 但「1調味料」攝取多太多一樣會罹病... 2024.04.02 15:55 不僅是糖類,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最近1項研究表示,頻繁攝取鹽分,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攝取過多的鹽分易患糖尿病? 研究:攝取愈多風險愈高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 健康 不是香腸!國人吃最多的硝酸鹽、亞硝酸鹽是「每餐必... 2024.04.02 15:41 普遍民眾存在這項認知──「吃香腸、加工肉品或吃太多烤肉,因含有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這個說法不盡然正確,近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發現,國人攝取最大量的硝酸鹽、亞硝酸鹽來源... 健康 新手媽媽產後大出血 恐是這4原因誘發 2024.04.02 15:29 31歲的新手媽媽林小姐孕、產期過程平安順利,卻在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休養時發生產後大出血情況,所幸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及時送往急診就醫。生產後嚴重出血 緊急求助避危機林小姐指出,本身是經血較多的體質,懷孕... 健康 牙周病對健康影響超乎想像? 喉癌、食道癌、胃癌、... 2024.04.02 15:25 發表在《Gut期刊》、一項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有牙周病史的人,可能會增加胃癌、食道癌的風險,連喉癌的風險也增加了。這項研究發現,口腔微生物在胃癌和食道癌存在潛在關聯,有牙周疾病史會增加52%的胃癌... 健康 吃飯「2壞習慣」害剩菜剩飯細菌孳生! 專家揭保存... 2024.04.02 15:22 婦們準備整桌的豐盛佳餚,不過,由於時常菜色太多,很難在一餐之內全部都吃完,通常的經驗是,隔天繼續吃,這時關於剩菜的保存就顯得格外重要。食物趁新鮮時享用 這些壞習慣易生細菌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料理當然要... 健康 7-60°C細菌會快速繁殖! 「食物放室溫極限時... 2024.04.02 15:20 每個平凡的食材都可能因為保存不當而演變成食安炸彈!食物存放要特別注意「危險溫度带」,尤其高風險食材:久放、久泡、自釀、過期食品等,不論製備者及消費者,都要一起提高警覺。食物放室溫易孳生細菌 2小時為... 健康 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如何保存? 專家曝「1關鍵... 2024.04.02 15:16 根據食藥署統計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對此,已故林杰樑醫師的太太譚敦慈女士以及林醫師學生們共同經營的林杰樑臉書也發文提醒,保存食物的方法以避免食物中毒維護健康。1、冰箱具冷藏、冷凍功能但是沒有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