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冬天是高血壓的好發季節,高血壓容易併發許多疾病,卻鮮少人知道低血壓對於身體又有哪些影響?何謂低血壓?為什麼會低血壓?如果遇上了,又該如何對應?

25歲的江小姐,每天早上起床都會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昏昏沉沉的出門,到了公司也要花好一陣子才能勉強集中注意力,原本以為只是工作太累、沒有睡飽,直到某次感冒去診所看病順便做了常規檢查,才發現原來先前的徵兆都是好發於年輕女性的典型低血壓症狀。

像江小姐的病例其實十分常見,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葉仲軒表示,國人對於低血壓普遍不太了解,平常也沒有量血壓的習慣,會發現自身有低血壓的人,大多都是在偶然情況下得知,像是例行健康檢查、其他門診掛號看病等。

雖然相較於易發展成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低血壓並不會引起立即性重症,然而種種的不適,卻也間接導致生活品質不佳,使患者逐漸出現情緒低落或慢性疲勞等問題,長期累積下來,對身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

低血壓分三種,沒症狀不需太擔心

血壓是指血管內的血液在單位面積上的側壓力,是心臟輸出量及週邊血管阻力的沉積,而人體的血壓並非永遠不變,它的數值會依據年齡、情緒、身體的活動狀況,甚至是外在環境而有所變動,像是冬天血壓會比夏天來得高,因為血管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天氣一冷、血管一縮,血壓便會升高,反之則會驟降。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指出,醫學上理想的血壓值是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而收縮壓在90至100mmHg以下,舒張壓在50至60mmHg以下時,便可視為「低血壓」。葉仲軒進一步說明,「低血壓並非疾病」,只能算是一種生理狀態,通常分為原發性、次發性與姿態性低血壓。

1. 原發性低血壓

原發性低血壓的成因不明,有些理論認為與遺傳基因有關,特別是家族中有低血壓的朋友,自身為低血壓體質的機率也會相對偏高。原發性低血壓常見於年輕女性或體重過輕的朋友,但中年以後血壓會偏高,一些原本低血壓的人就會逐漸回到正常數值。此外,也有少數女性在經期中失血量較多,血壓也會來的比平常還低,甚至產生貧血現象。

2.次發性低血壓

次發性低血壓大多是起因於某些急性或慢性疾病而引起的一種病徵,像是內分泌失調、心臟衰竭、嚴重脫水、暫時性大量出血等原因所導致。通常血壓低的人心跳也會比較快,比一般人更容易心悸,那是因為心臟需要多做工,才能送出更多血液,若是心臟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到血壓的調控。

3.姿態性低血壓

姿態性低血壓指的是,當人在變換姿勢時,血壓突然降低,進而導致頭暈目眩等情況。一般而言,這種狀態都只是暫時的,主要原因是自主性神經系統無法維持正常的調節功能,尤其年長者、糖尿病患者對於姿勢改變反應較不良,時常會有上述情況發生。

葉仲軒表示,造成姿態性低血壓的成因,大部分與藥物攝取有關,例如本身有在吃降血壓的藥物,可能會造成血管過度擴張,使血壓相對降低;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裡含有甲型阻斷劑,可能會影響自主神經反應,無法維持正常的血壓調節;現代人壓力大,為了抒解壓力排除焦慮,時常會服用一些鎮靜相關的藥物,其成分也有可能會引發姿態性低血壓。

低血壓=貧血?別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常把低血壓和貧血搞混,其實低血壓和貧血沒有絕對關係。葉仲軒指出,即便突發性出血過多可能會造成血壓降低,但是慢性貧血不一定會形成低血壓,兩者在醫學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簡單來說,血壓的形成和心臟輸出量及血管張力有關,並非單純由血量多寡決定。一般人認為突然站起身眼前一片漆黑就是低血壓,但真正原因可能是血量不夠(貧血)或血壓不足(低血壓),甚至可能兩者皆俱,形成原因沒有一定。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秋天最適合養肺,9種白色食物入菜,穩定血糖、降血脂,還能美容養顏
降血壓要得吃一輩子?醫師:長期控制讓血壓穩定,降壓藥勿亂停,否則血壓忽高忽低會傷腎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