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問:「醫生我這樣那樣不舒服,是不是代表我的神經可能出狀況了?」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說,這的確是個很好的問題,很多時候人們可能不知道這樣的症狀後面可能的成因,對此談談神經異常的八大徵兆!

1、感覺異常:感覺神經的異常會影響我們對外界刺激的感知,常見症狀包括麻木或刺痛感,也就是手腳出現像「針刺」或「螞蟻在上面爬」的感覺,通常與周邊神經壓迫或損傷有關(如糖尿病神經病變);或是燒灼感,尤其是在四肢末端,可能是神經發炎或損傷的表現。還有溫度感覺異常,也就是對熱或冷的感知變得遲鈍或過於敏感,可能與神經退化有關。另外,如果只是輕微的觸碰,卻引發強烈的疼痛,可能是周邊神經發炎的徵兆。

2、運動功能異常:包括像是肌肉無力,也就是肢體力量減弱,可能難以完成舉重物、爬樓梯等基本動作。另外,長期神經受損,也會導致肌肉體積縮小,例如脊髓損傷或周邊神經病變;還有像是帕金森氏症患者的靜止性震顫,也就是手不由自主地抖動;還有運動協調不良,例如走路時腳步不穩、動作不精準,常見於小腦受損的情況下。

3、反射異常: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國高中時候學過的膝跳反射?如果反射動作過強或過弱,也可能暗示中樞或周邊神經問題。還有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也就是成人腳底刺激時腳趾向上翹,通常與脊髓或大腦損傷有關。

4、疼痛異常:包括突如其來的「閃電」般刺痛感,常見於三叉神經痛或坐骨神經痛。或是慢性神經痛,也就是疼痛持續數月,可能與神經病變或糖尿病有關。

5、自主神經功能異常自主神經負責控制身體的自動功能,異常時可能引起心跳或血壓異常,也就是心律不整或站立時血壓突然下降;或是胃腸問題,像是噁心、便秘或腹瀉,可能與自主神經病變有關;或是出汗異常,就是很熱或是運動過後,無法正常出汗。還有像是尿失禁、尿滯留或勃起困難,也可能跟自主神經相關。

6、視覺與聽覺問題:像是視力模糊、視野縮小或複視,即看到兩個重疊影像這類視力變化,可能是視神經受損或腦部病變的表現。另外像是聽力減退,也就是耳鳴或聽力喪失,可能與聽神經瘤或其他神經壓迫相關。還有眩暈,也可能是由內耳神經或腦幹問題引起,常伴隨平衡障礙。

7、平衡與協調問題:像是走路不穩,可能就是因為小腦受損或周邊神經問題而出現。或是跌倒增加,包括失去平衡或方向感,可能是腦部疾病(如中風)或神經退化的早期徵兆。

8、語言與吞嚥困難:包括無法流利表達句子,可能與中風或腦部損傷有關。或進食時容易嗆咳,可能是腦神經或自主神經受損的表現。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告誡「自律神經失調少吃4類食物」! 茶、含糖飲料都超不OK
·中醫師:手手動一動,10巧健康操、幫助穩定自律神經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