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只發生在天冷的冬季?醫師指出,腦中風在冬天或低溫時確實較容易發生,但夏天進出冷氣房,溫差過大也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從炎熱戶外進到冷氣房中,或從冷氣房步向室外高溫環境,可能因為血壓不穩定,導致血管快速收縮或擴張,提高中風危機。
腦中風高危險族群除了三高 這幾類人也要提高警覺
復健專科診所滕學澍醫師表示,而根據腦中風發作原因,可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2種,其中以缺血性中風占8成最常見,出血性中風約2成。缺血性中風多因血液灌流不足、血管堵塞,有三高慢性疾病,血管天生比較不健康,一旦出現溫差過大,就有可能發作;出血性中風通常是外傷、腦內動脈瘤破裂,或因高血壓讓不健康的血管壁破裂等所導致的結果。
滕學澍醫師歸納容易罹患腦中風高危險族群,除了三高是高危險因子,肥胖也有風險,而菸裡的尼古丁和焦油會顯著危害血管壁健康,應戒菸。至於缺血性中風後或心臟病患,因為服用抗凝血藥物能預防血栓;反之,倘若劑量過重,也有引發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須小心遵照醫囑服用。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循環不佳,以及有心房顫動問題,可能導致心臟有血塊,當心臟將血液送出時,也容易引發中風。
腦中風發作令人措手不及 血液循環不良是重要關鍵
滕學澍醫師補充說明,腦部血液需要的供給量非常大,當血管被堵塞,原本血液無法順利供應腦部導致缺氧,無法代謝廢物,腦細胞就會壞死;或是血管中產生血塊,導致被血塊壓迫的組織出現產生灌流不足的問題,腦組織也會損傷。所以,腦中風與血液循環不良有一定的關聯性。
暫時性缺血腦中風通常會在24小時內逐漸恢復,沒有遺留任何神經學症狀,主要是與小血管短暫阻塞、血流不通暢有關。滕學澍醫師指出,症狀包括單側肢體無力、麻木、頭暈、想吐,甚至出現反應力變遲鈍。有研究顯示,發生暫時性缺血腦中風後,未來1個月內很可能發生急性腦中風,建議就醫進一步詳細檢查。
腦中風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如果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口齒不清情況,應盡快就醫才不會延誤病情,發作後黃金3小時內可施打血栓溶解劑,盡速將腦部灌流回復,能減少神經學症狀的後遺症,但有時發作時間不易準確拿捏,還是必須經過醫師評估,進行適當的醫療處置。
若中風後不幸出現後遺症,基本上會以物理治療、重建如肌耐力、平衡和協調的運動功能及步行能力,以及語言修復和心理調適。滕學澍醫師建議,把握中風後半年至1年的時間積極復健,效果最顯著,不過仍需視腦中風嚴重程度,如果程度較輕微,甚至可能回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預防腦中風 從遠離不良習慣做起
滕學澍醫師則提醒,在飲食方面,高血壓避免高鈉、過鹹飲食;高血脂少動物內臟或油炸類;高血糖則忌甜食,勿多食糖分高的水果。平時應監控血壓值,成年人的正常血壓應低於120/80mmHg,70歲以上長者可放寬至140/90mmHg以內。此外,預防腦中風須遠離壞習慣,應戒菸酒、作息正常、三高穩定控制,並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以促進血管暢通性。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示警「冷氣2吹法」恐害心臟病、腦中風! 尤其婦女、慢性病患者更易發生
·枕頭睡太高恐誘腦中風!醫示警「最好別超過O公分」 8個使用建議避免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