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潮濕多雨的季節,不少人都有體內溼氣排不掉、濕疹開始大爆發的困擾。有位54歲的邱先生,經常覺得背部搔癢難耐,尤其如果吃到蝦子、螃蟹等海鮮,更是皮膚起紅疹、癢得叫人受不了,因此需要特別留意飲食。在中醫上,海鮮特別是貝類被視為易引發發炎反應的食物,所以對體質容易過敏的人來說,最好避免食用海鮮。平時可以喝綠豆薏苡仁湯清熱解毒,達到祛溼止癢的效果並緩解濕疹症狀。

濕疹類型解析

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解釋,濕疹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皮膚炎症,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於背部、腿部、腋窩、肘窩、膝後關節處、頸部等都是好發部位。濕疹又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在急性期,皮膚會非常癢,出現丘疹、膿液,因為不斷搔抓,皮膚很可能會破皮流膿;亞急性期症狀會較為減輕,但依然會有皮疹;而慢性期濕疹會反覆發作,皮膚會增厚、乾燥、苔癬化,且依然有搔癢感。濕疹的發生受到季節、環境、飲食和個人體質的影響,其中飲食習慣是一個比較容易控制的因素。

擊退濕疹的平衡之道

莊可鈞中醫師指出,脾臟負責轉化我們攝取的食物和水,將其代謝為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然而有些人的體質無法有效代謝食物,導致代謝廢物在體內積聚,形成中醫所說的濕氣,進而引起濕疹。濕氣主要好發於以下幾種體質:

  • 濕熱型:好發於急性期濕疹,主要發生在夏季,皮膚會出現丘疹、水泡且癢得厲害,搔抓後甚至會流膿、糜爛,常伴隨心煩、口渴、夜間睡眠不佳等症狀。中醫治療以清熱祛溼為主,如使用三仁湯。
  • 脾虛型:多發生於亞急性濕疹,通常是因為急性期濕疹反覆發作所致,症狀為起紅疹、水皰,常伴有腹瀉、食欲不振、腹脹等症狀,但搔癢感比急性期較輕。中醫治療以健脾去濕止癢為主,如使用茵陳五苓散。
  • 血虛風燥型:多見於慢性濕疹,因久病耗傷陰血、形成血虛體質,症狀為皮膚乾燥、脫屑、出現苔癬樣,但仍有搔癢感,常見於老年人。中醫治療以祛風癢血為主,如使用當歸飲子。

緩解搔癢的飲食指引

濕疹患者,需注意避免以下食物:

  1.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貝殼類海鮮、香菇、鵝、鴨、雞等禽肉類。
  2. 容易引發發炎反應的食物,例如堅果、啤酒、炸物、烤物和辣食等。
  3. 寒涼性水果會影響脾臟功能,例如火龍果、奇異果和西瓜等。
  4. 含糖飲料、咖啡、啤酒等容易引發發炎反應的飲品,最好多喝白開水。

莊可鈞中醫師建議平時可煮「綠豆薏苡仁蓮子湯」來緩解搔癢。

材料:薏苡仁500克、綠豆50克、蓮子20g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加入1000 CC水中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薏苡仁有清熱祛溼的作用,可緩解皮膚症狀;綠豆能清熱解毒,可緩解搔癢感;蓮子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可緩解皮膚搔癢等不適症狀。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1口就癢爆!盤點「8種吃了就過敏食物」 雞蛋、咖啡因飲品都入列
·皮膚癢小心是「6潛在疾病警訊」! 糖尿病、C肝都中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