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雞排後,我總是先把外層麵衣撕掉…」、「反正油都在麵皮上,撕掉麵皮就是撕掉罪惡?」會這麼想的你,這次又掉進了炸物陷阱!

炸物剝掉外面麵皮後再吃,就可以完全去掉油脂?

營養師曾依田指出,並不是只有麵衣會吸油,食材中的水分經過油炸後也會被油脂取代,所以就算剝掉外層麵衣,也只去掉一部分油脂,並無法去除已經滲透進食材中的油脂,請不要再認為撕掉麵衣就可以完全去掉炸物油脂。

炸物沒有你想的那麼單純

曾依田提及,食材表面積會影響吸油率,其實還有一個因素也會影響吸油率,那就是油炸方式。炸物依照食材外面沾附物質的種類,大致區分為4種,吸油率由低到高排列分別是:

1、不裹粉(素揚げ)吸油率3-8%,任何東西都不沾直接將食材油炸,常出現在料理步驟當中,譬如台菜中常見到的「過油」。例如炸蛋酥、茄子。

2、炸粉(唐揚げ) 吸油率6-8%,食材表面灑上麵粉/太白粉/澱粉後油炸,表皮呈現硬脆口感。例如高人氣的日式唐揚炸雞、鹹酥雞。

3、麵包粉(パン粉揚げ):吸油率較高10-20%,在食材表面沾上麵包粉後油炸,是日式洋食中常見的料理手法,例如炸蝦、炸豬排、可樂餅、咖哩麵包。

4、粉漿(天ぷら、フリッター):吸油率最高15-25%,食材外層沾附帶有水分的麵衣後下鍋油炸,不論中菜、西菜、和食當中都會出現的料理方式,例如宜蘭卜肉、英式炸魚、天婦羅。

同一食材經不同油炸方式處理後,熱量、吸油量也有所不同。而熱炒店菜餚常會使用大量油脂過油加熱食材,路邊攤的章魚燒、車輪餅小吃等也會先在烤模內塗油再倒入麵糊,防止餅殼沾黏維持完整外型,魔鬼其實都藏在這些細節裡。在思考這餐要吃什麼的同時,也可以想想如何選擇比較健康。

吃炸物搭配什麼好?

想消除吃炸物的罪惡感,曾依田分享以下適合搭配炸物的食物/飲料,幫助你多少消除一點業障:

1、海帶芽、蘋果:含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抑制油脂吸收。

2、淺焙咖啡:淺焙咖啡可保留較多綠原酸,可幫助抗氧化、抗發炎,對脂肪代謝有一定幫助。

3、綠茶、普洱茶:茶多酚可以增加脂肪氧化、減少脂肪吸收。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太油消脹解膩!營養師認證「15種油切吸脂食物」 綠茶只能事後補救
熱量翻5倍!營養師PO圖揭「鹹酥雞油炸前後」驚人變化 大家最愛加1神配料全是油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