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

說到減肥這件事,許多人一定心有戚戚焉,節食、斷食、代餐、無澱粉,或是最近流行的168、不吃早餐、單一食材等琳瑯滿目的減肥法,通通都試過一輪,有些人成功的減去體重,但有些人不但沒瘦還更胖,或是瘦下來之後恢復之前飲食習慣,反而造成溜溜球效應,增加再次減重的難度。

中國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表示,台灣人的肥胖程度,不輸東亞和南亞國家,在類似以米飯、麵條等澱粉類主食的國家中,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台灣人的肥胖比例最高;若是跟東南亞國家相比,台灣肥胖程度也排第四位,都算是肥胖控制的後段班。

台灣人肥胖率破50%

從國健署的調查發現,18歲以上的人口當中,有超過5成皆過胖,尤其是代謝狀況比較不好,活動量又比較低的中壯年族群,他們的肥胖比例特別高;中年族群除了代謝力下降、多吃少動生活型態,又加上壓力性肥胖等因素,導致過重和肥胖的比例居冠。

蔡詩力醫師則表示,長期體重過重不控制,對身體影響的範相當廣,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炎、三高、代謝症候群、癌症,甚至就連情緒方面也會受到影響並大幅降低生活品質。

世界肥胖聯盟甚至警告,世代發展下,民眾多半喜歡吃精緻的飲食,就會攝取過多的熱量,肥胖比較隨之增加,並預估10年後台灣人BMI超過30的肥胖人口將突破10%,也就是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是標準的胖子。同時也呼籲,應該透過全面且有系統性的方式來治療肥胖。

3因素導致減重失敗

在減肥的行為方面,根據國健署調查資料顯示,國人想要減肥的原因以外貌為主要的考量點占7成以上,尤其是30-60歲的族群。而他們多靠著飲食、運動行為等模式的改變,來改善肥胖問題;但卻有8成民眾的減肥滿意度不盡人意,也就是說,僅僅透過飲食和運動達成減重目的的人並不多。

減重專科醫師蕭敦仁指出,民眾最常因為懶惰、缺乏意志力占42.8%、控制不了對食物的渴望占35%,以及太忙沒時間執行減重計畫,例如施行168減重法但因應酬而破功、這占了32%等因素,導致無法長期堅持而中斷,甚至讓減重計畫失敗。

公開減重計畫是成功的第一步

蕭敦仁表示,雖然飲食和運動是減重之必要,另外,也可透過專業的幫助,目前坊間合法的減重藥物包括口服和針劑兩大類,口服藥又分為減少脂肪吸收的藥物,以及從抑制大腦降低肌餓感、降低對食物渴望的藥物等兩種;針劑則有調節胰島素、升糖素等機制的藥物。每種藥物有不同的優缺點,民眾經醫師診斷後,可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來使用,讓減重效果更完善。

劉燦宏建議計畫減重的族群,第一步要先跟周遭親友告知自己要開始減重了,大家才不會找你吃飯、聚餐,同時還會當神隊友提醒你。當然,透過專業指導來進行減重之外,飲食和運動也不能少。

【延伸閱讀】
減肥老是失敗? 6個關於減重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多數人都錯了
減肥沒吃到基礎代謝率反更胖? 醫揪「減脂盲點」:3招吃飽還能控制食慾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