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人體第二大解毒器官,經過肝臟分解的毒素,會透過腎臟再排出,可以說是身體解毒的下游工廠,腎臟代謝利用過濾排除血中的毒素,最後形成尿液,把毒物排出體外。

中醫師周大翔強調,正確喝水可以維持新陳代謝、促進人體排毒,喝水能夠刺激腸胃蠕動,還能夠調節體內水分,讓毒素能藉由尿液、流汗及糞便,加速排出體外,達到良好的排毒效果。

周大翔認為,人體有6個時間點一定要喝水,首先是早上睡醒時,接著是上午10時、中午12時、下午2時、黃昏4~6時,以及睡前約1~2小時。

1.平衡飲水

中醫講求「平衡」,不只陰陽平衡,氣血要平衡、臟腑得平衡,生活也必須平衡,就連喝水都需要平衡,因為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成分,水分進入體內的方式及代謝出去的方式,都需要取得平衡。

周大翔認為,喝水看似簡單,卻會影響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的運作,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篇》就提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以中醫觀點來看,喝水基準是「平衡飲水」,評估身體狀況及小便量,選擇適量水量維持體液進出平衡,多喝水不一定對身體好,過量喝水會超過胃腸能吸收水分能力,反而影響各器官的代謝能力,容易形成「水濕痰飲」,調整適合自己的飲水量,才能有效達到喝水排毒效果。

2.小口咀嚼

中醫脾胃理論,有「腐熟水穀」的說法,意思是指喝進去的水,沒有被胃火煮熟,而是化成水氣,就沒有轉化成為可用體液及津液;簡單來說,水需要經過腸胃的消化、吸收,才能進入人體被利用。

周大翔強調,不要一口氣牛飲,短時間大量喝水,腸胃及腎臟都會受不了,喝水應該一口一口的小口喝,像是喝茶一般淺嘗,或是可以邊咀嚼、邊漱口,讓水轉化成人體的津液,喝下去更解渴,不但可以幫助唾液分泌,而且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可以幫助腸胃消化。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愛喝水恐惹出一身病!營養師大推「7種飲料」替代 吃鴨血、寒天凍也能補到
·沒事多喝水恐是錯的!醫點名「這類人」不渴別喝 小心死亡率增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