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達12%,男女比例各為11.4%及8.9%。另外,健保署最新統計也顯示,2022年國人罹患糖尿病人數高達256萬8409人。

也就是說,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而每年死於糖尿病的人數超過1萬2千人,死亡人數甚至超過肺癌,不過,醫師強調,糖尿病雖無法治癒,但卻可以治療、可以維持、可以照護,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與一般人是差不多的。

92歲的屏東縣內埔國小前校長劉祿德,就是最佳的案例,58歲那年確診糖尿病,至今已經有34年,且施打胰島素超過13年。他認為,罹患糖尿病只是健康生活調整的一個起始點,不僅沒有帶來負面影響,反而讓他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太太也給予更多支持陪伴。他慶幸因為罹患糖尿病,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珍惜與家人的感情,還說:「這難道不是長壽的秘訣?」

病友對藥物存在錯誤迷思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指出,糖尿病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在台灣,罹患糖尿病超過50年的民眾不在少數,活過100歲的也不少。「問題在於國人的糖尿病控制並不理想!」李洮俊說,台灣的醫藥很發達,各類藥物都很充足,但不少病友對藥物存在錯誤迷思,例如認為「西藥長期服用會傷腎」;而對糖尿病較好的治療藥物——胰島素,在部分患者眼中甚至被類比成「嗎啡」,擔心打了一次,就得打一輩子,這觀念讓許多並者對胰島素避之惟恐不及。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有時候注射胰島素擔任的是救援投手的角色,例如當患者的血糖高達300mg/dL,就可以透過著述胰島素將其降至標準值後,即可改用口腹藥物,搭配健康的生活飲食,只要能夠讓血糖值趨於穩定,胰島素不一定需要使用一輩子。

糖尿病去污名化很重要

另外,「去污名化」對於糖尿病照護也非常重要!陳宏麟解指出糖尿病其實就是血糖過高的一個疾病,但因為疾病遭到污名化,許多病友罹患了糖尿病卻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有人打胰島素時還要躲起來打,這也間接影響了照護的成效。不久前,台灣照護團隊響應在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年會發起糖尿病的去污名化活動,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活動,也試圖再度強調這個概念,透過每一個頒發的獎項,回到每一個得獎人有溫度的生命故事,讓民眾更加清楚了解糖尿病。

今年40歲、糖尿病齡30年的音樂家張筑婷小姐落實了這樣的概念,樂觀的她在10歲那一年確診第一型糖尿病,被宣判的那一刻她沒有慌張、沒有埋怨,而是坦然接受與面對,而且也不怕旁人得知她罹病的消息,她認為疾病是人生的一道課題,心態對了,就能談然面對。每到一個新的班級,她總大方地說出自己有糖尿病,直接在座位上打胰島素、測血糖,同學們甚至會主動分享家人打胰島素的經驗。對張筑婷而言,糖尿病、打胰島素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好好控制,跟一般人的生活也不有什麼不一樣。

基層診所協助糖友控制達標

李洮俊強調,慢性病照護絕不是醫療為主,病人自我照護管理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血糖控制,不可能單靠醫療院所開藥與指導就完成,重點要以病人為中心,讓病友了解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模式。

陳宏麟則指出,慢性病照護需要團隊,過去從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糖腎共照等經驗,已經清楚看到衛教的力量與重要性,以及營養師和護理師在糖尿病照護的角色。而基層診所對於病友來說,除了距離近、就醫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勢之外,也具有周全性,為病友持續提供正向、專業、持久的支持,同時還具有協調性。

簡單來說,一旦發現糖尿病友有大小血管疾病、併發症等問題時,除了上下轉介,目前還有橫向連結,可以適時適切地轉介。糖尿病追蹤不是給予壓力,而是提供支持,而基層診所團隊就像是以病人為中心的一個虛擬醫療之家,而基層醫師就是病友的健康管家。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青壯年族群空腹血糖達1數字,別再拖了,恐怕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不是老人專利,年輕患者越來越多,2原因讓小學生血糖高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