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水鑿刻海蝕地形,帶給生物絕佳棲地環境
  • 潮間帶成原民重要食物來源,極具利用價值
  • 氣候變遷影響,磅礡景觀遭遇高度干擾危機

台灣東海岸壯闊的自然奇景,以及隨之發展出的特殊天然資源。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南側的石梯坪,由於大面積開闊的陸上岩石延伸入海,由海向陸地望去,海蝕平臺逐階而上,形似階梯,故名石梯坪。石梯坪的海蝕地形發達,在廣闊的潮間帶內,礁岩上、溝縫中,都可以見到不同種類的潮間帶生物,如陽燧足、藤壺、各式螺貝類等,也是當地原住民賴以生存的重要海洋資源。

絕佳棲地環境 東海岸潮間帶景觀

位在東海岸花蓮的石梯坪,此處因為有著極大面積的海階地形,如同階梯逐級而上因而得名。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凝灰岩夾雜著大顆粒的角礫岩,順著火山的斜坡堆積,形成一側陡峭入海,一側緩斜。在高17公尺的單面山,除了飽覽山景海景,也能見到因為潮水長期沖刷,鑿刻出豐富的海蝕溝、海蝕崖等海蝕地形。

在潮水漲退之間的潮間帶,為生物帶來絕佳的棲地環境。走向石梯坪的潮間帶,夏季的颱風剛過,海水仍然洶湧,潮池中仍有不少積水,這也是台灣東海岸特有的潮間帶景觀。潮間帶不僅僅是潮水漲落,鹽度變化以及陽光曝曬程度時刻都有著巨大的變化,生長於此處的生物也就格外需要有著高度的適應性。

原住民美食 鮮美藤壺與醃漬石鱉

港口部落一帶的阿美族,俗稱「海岸阿美」,除了海上的魚場,石梯坪的潮間帶生態也是當地原住民重要的食物捕撈來源。藤壺是潮間帶最常見的一種生物,牠是濾食性的,會把有機碎屑攔住、吃掉。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黃文彬:「在花蓮我們簡稱牠為火山爆發,因為牠長得像火山一樣。牠很好吃,牠是節肢動物,像蝦子一樣,很鮮美。」而和藤壺相同,屬於潮間帶食物鏈底層的石鱉等陽隧足生物,也相當具有利用價值,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原住民會將其醃漬配飯,嚐起來鹹鹹的。

磅礡岩層地貌景觀 遭遇劇烈變化

不過當地原住民感嘆,近年由於環境變遷,石梯坪潮間帶生態同時遭遇劇烈變化,與過去相比,許多可利用的生物都漸漸缺乏。港口部落原住民樂舞詩·拉后:「這8年其實我幾乎每一、二個月來一次海邊,我發現生態真的變遷很嚴重。因為颱風沖刷了很多的珊瑚礁,或者是還有海邊的岩壁上的蠑螺貝類,還有海菜幾乎都沒有了。」黃文彬認為,就生態理論來講,生態隨著季節被破壞,又生長回來的中度干擾比較好。可是當氣候變遷的時候,干擾的程度就變高了,變成高度干擾,生態還沒長成就會被破壞。

火山噴發與板塊推擠形成的岩層地貌,在磅礡的海洋潮水中,孕育了岩石溝縫中的生態系。大自然百萬年鑿斧生成的磅礡景觀,同時造就了與原住民互動的珍貴文化,這些你我都不想在近代人類的互動當中,轉瞬消逝。

 台視新聞/吳雨宸 張倫昌 陳勁曄  責任編輯/朱紫筠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