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第一線承受環境變化,提首起氣候憲法訴訟
  • 地球升溫幅度逼近臨界點,抗暖化行動刻不容緩

民間團體與多位農漁民提出全國首件的氣候憲法訴訟,認為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未制定短、中期的減碳目標,已有違法、恐侵害人民生存權、居住權與健康權等疑慮。氣候變遷加劇,除了造成海洋資源的枯竭,更有一群人首當其衝,2024年有農民、漁民和原住民,連同環保團體總計13人不再隱忍,提起國內第一場氣候憲法訴訟,他們認為,若2030年減碳目標為國發會在2022年底記者會上宣示的24%,並且以加減1%為彈性空間也不夠積極,等於把減碳責任不合比例地轉嫁給未來世代,要求政府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能明確訂定減碳的進度和目標。

台灣首起 氣候憲法訴訟

驕陽高照,台中后里花農在花田上方搭起黑色遮光罩,避免嬌嫩的百合在烈日曝曬下枯萎,百合採收要趁含苞待放的時刻盡快送往台北花市拍賣。當天中央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台中是橙色燈號,有連續三天達36度以上的機率,花田裡熱氣蒸騰,即便百合沒有枯死,下垂的花苞賣相不佳,也可能讓花農血本無歸。

統計近年夏季的氣溫變化,台灣年均溫從1900年開始,每10年上升0.15°C,1970年到1990年左右,加劇為每10年增加0.25°C,2000年以後,則是每10年升溫0.27°C,暖化趨勢明顯。2023年1月《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台灣將在2050年與全球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按照環境部規劃的指定目標,製造業在2030年須減碳達25%到28%,不過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若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2030年全球排放量必須減少42%,因此美國和日本將2030年減碳目標訂為50%,產煤大國澳洲是43%,韓國則是40%,相形之下,台灣遠遠落後。

2024年1月,第一線承受環境變化的農民,決定攜手漁民、原住民族和環團提起憲法訴訟,要求政府提出具體且積極的做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黃馨雯表示:「跟農民比較直接相關的就是生存權跟工作權,像是從2020年到2021年發生了台灣百年大旱的事情,農業部也說這個就是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問題。直到2023年,嘉南大圳6個灌區有4個灌區是全年停灌的,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件事情很遙遠,可是它已經衝擊到第一線的農民。」

抗暖化行動 刻不容緩

氣候變化的影響還有雨量、雨季不穩定帶來的缺水問題,后里圳的灌溉溝渠中,水流低淺,僅到腳踝左右,水量完全不足以澆灌作物。10多年來,中南部農業區的旱季實施輪灌作業,節約用水,依照后里圳的輪灌日程表劃分為20個區域,每一區要等待5天半到6天半才能澆灌18到20小時,要是乾旱嚴重,緊急停灌休耕,花農損失慘重,因為荷蘭進口的百合種球加上肥料、人力等等開銷,3甲地的面積,成本高達1800萬元。

觀察台灣降雨指標,歷年豪雨的日數些微增加,但是小雨的日數逐年顯著減少,顯示未來將有乾季越乾,濕季越濕的趨勢,考驗農作承受力。龐大的生態鏈變化,促使越來越多人不願坐以待斃,起而對政府提出氣候訴訟,2013年荷蘭環保組織發起全球首宗氣候訴訟,要求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19年法院裁定勝訴,自此帶起風潮。2022年全球氣候訴訟案增加到2180件,而台灣首起氣候訴訟是2021年由環團和民眾針對用電大戶條款,向經濟部提告,2024年則有氣候憲法訴訟。

過去科學家預估,2040年地球升溫幅度將跨越1.5°C,沒想到2023年已逼近臨界點,提早了將近20年,今日地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將可能帶來不可逆的影響,全球氣候行動,恐怕已無法再蹉跎等待。

台視新聞/蘇韋宣 吳青駿  責任編輯/朱紫筠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