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便秘,自己就不用擔心有什麼消化道的疾病了!其實單純只是用「有沒有便秘」,來判定有沒有疾病,這是非常容易失誤的,這也是一般民眾錯誤的觀念。

7種大便類型 你是哪一種?

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我們每日大便,每日都是得要好好看一下自己的大便,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再加上天天都有大便,這才是順順利利大便,安安心心的大便!

醫學把大便類型,依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是分類法,將我們人類的大便類型分為七種,這個分類法,是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希頓(Heaton)和路易斯(Lewis)於1997年提出的:「看看留言下的圖」

這個分類法,可以幫助了解您的腸道功能和消化系統的健康狀況。而不同類型的大便可能與不同的疾病風險有關。以下是七種類型的大便和它們可能意味著什麼:

第一型: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

這種大便表示有嚴重的便秘,可能由缺乏水分、纖維或運動引起。這種大便會給肛門帶來壓力和疼痛,可能導致肛裂或痔瘡。

第二型: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這種大便也表示有便秘,但不如第一型嚴重。它可能與飲食不均衡、壓力或藥物副作用有關。這種大便也會增加肛門受傷的風險。

第三型: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這種大便是正常範圍內的一種,但仍然有些乾燥。它可能意味著您需要多喝水或增加纖維攝入。

第四型: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這種大便是理想的形狀,表示腸道功能良好,食物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適中。這種大便容易通過,不會給肛門造成負擔。

第五型: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

這種大便也是正常範圍內的一種,但有些過軟。它可能與飲食中含有過多的水分或纖維有關,或者與情緒波動或激素變化有關。

第六型: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這種大便表示有輕度的腹瀉,可能由食物不耐受、過敏、感染或壓力引起。這種大便會使肛門灼傷和發癢,並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這種大便表示有嚴重的腹瀉,可能由細菌、病毒、寄生蟲、食物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這種大便會導致身體失去水分和電解質,並可能引起脫水和其他併發症。

(圖片來源:https://m.baike.com/wikiid/5546177776325955643

這4種大便 應盡快就醫

黃軒指出,如果你的大便持續呈現以下這幾種類型,應該儘快就醫,太硬的大便、太水瀉的大便,都是不正常的,都應找出原因並避免嚴重的後果:

1、第一型

2、第二型

3、第六型

4、第七型

此外,最近的證據顯示,每週排便7次並且大便屬第三型和第四型,這是理想的便形,健康最佳,可以不用看醫生;如果排便不頻繁(每周僅4次),且排便的都是糊糊水水(第五至第七型),那不是大便順暢,則可能意味大腸疾病風險開始增加了,快點去看醫生吧!

6招改善你的大便 這些方法都可嘗試

如果您想改善您的大便,也許您可以嘗試,以下一些方法:

1、多喝水

水分可以幫助軟化糞便,使其更容易通過。建議每天至少喝六至八杯清水。

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和水分,促進腸道蠕動。建議每天攝入25至30克的纖維,可以從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堅果等食物中獲得。

3、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消化系統的活動,加快食物在腸道中的轉移。建議每天至少做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走路、跑步、游泳等。

4、調整排便姿勢

排便時,您可以嘗試蹲姿或在腳下墊一個小凳子,以減少直腸彎曲的程度,讓糞便更容易排出。

5、按摩穴道

好像也有人提出按摩一些有助於促進排便的穴道,例如足三里、大橫、氣海等,可以放鬆腸道肌肉,增加血液循環,改善便秘。

6、除了以上的方法外,還可以嘗試一些例如益生菌、麻仁丸、芒果等,但在使用之前,應該先向您的醫生咨詢,以確保這些對您是安全和有效的。

留意大便狀態 時時關心自己健康

最後,黃軒提醒,如果便秘持續超過三個星期,或者伴有嚴重的疼痛、出血、發燒或體重下降等症狀,應該立即就醫,以排除任何潛在的嚴重問題。而若大便呈現有異常的顏色改變成黑色、紅色、灰白色,或氣味又超臭持續存在,這時,不管是哪種糞便形狀,也得應該,及時求助醫生,因為這些也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徵兆。

有便秘,真的要看醫生!自己沒有便秘,自己就不用擔心有什麼消化道的疾病了?其實,這也是NG 的行為。黃軒強調,如果你一直是以為,你沒有便秘,在慶幸自己時刻,也別忘了,如果你一直也都是稀糊、水瀉大便形狀,請記得,這樣形狀的大便,也不是正常的啊!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頻尿、泌尿道發炎恐都是便祕害的! 醫激推「11種水果」大便順爆:香蕉只排第8
吃飽就拉!專家揭「飯後想便便4大真相」 這1種恐是生病了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