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護品質問題面面觀 專科護理師第一手觀察
  • 不同科別需互相支援 護理師疲於奔命

專科護理師 提升照護品質

衛福部今年1月6日公告修正,《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現行內科、精神科、兒科、外科、婦產科及麻醉科等六大專科,恐怕面臨大風吹。除了麻醉科維持獨立,其餘五科將全部整併為一個臨床科。公告一出,引起全國專科護理師大反彈。

對此衛福部出面澄清,公告還不是定案,預計6月底前重新公告。一般人習慣把所有在院內服務的護理人員,統稱為護理師,但其實在病房內服務的,還有一群叫做專科護理師,他們必須擁有3年以上護理師經驗,並且經過半年至一年的訓練,包括臨床訓練要504小時,學科訓練184小時,(另外)不只要通過筆試的測驗,還要進行口試及實地考試的關卡,才能擁有專科護理師證照。專科護理師除了一般的臨床照顧之外,在醫生預立的醫囑下,還能開立檢查單、住院單等等,甚至在醫師的監督下,可以進行特定的侵入性治療。但目前在台灣,他們只在麻醉科、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跟精神科服務。不過今年年初,衛福部卻突然公告,要將除了麻醉科以外的專科護理師合併為一科,引起專科護理師的反彈,因為不同科別之間,所需具備的專業技能都不相同,倘若合併成一科,不只可能讓護病比更加失衡,更會影響病人權益。

不同科別需互相支援 護理師疲於奔命

讓專科護理師們炸鍋的原因,以一張簡單圖表來說,就是他們可能得面臨週一到週五,天天得在不同科別間相互支援的情況。本來術業有專攻,卻彷彿一夕得被迫成為護理通才,就連考照制度也將更著變更,恐怕衝擊護理師的進修意願。

新光醫院專科護理師 邱靜誼:「有些真的科別差異性還蠻大的 ,那其實如果固定科別的話 ,針對他這個疾病的照顧,會照顧的更好 ,那也不是說跨科別完全不行,只是就是熟悉度的問題,像我們內科系跨外科系,就比較吃力 ,產兒科更是很大的不一樣 。」

若科別合併  護病恐更加失衡

根據衛福部近年統計,具有專師資格執照的護理師,在民國108年時,因為一年有2次甄試機會,比前一年度增加了400多人,109年因為疫情關係,僅有一次甄試機會。但因為新增麻醉科及格人數史上最多,但也僅產出2400多名專師。隨後人數逐步遞減,在投入專師考照的護理人員佔比不高的情況下,他們的護病比,也就是一位專師要照顧多少病患的比例,並沒有明確規範,不少醫院甚至在人力不足時,還會要求他們攬下,住院醫師巡房問診等工作。萬一科別合併,護病比恐怕更加失衡。

台灣護理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 陳玉鳳:「有專師直接告訴我們,他就是(護病比)1比41 42,這樣的一個狀態,那你想想看,在還沒有合併的情況底下,這個專科護理師就面臨這麼高的一個護病比,讓醫院可以就是做不分科的這樣的運用的話,他們很擔心他們變成工具人。」

本來在院內就屬於少數族群的專科護理師,極力反彈衛福部草案修正公告,而且仔細看看這份修正草案,去年2月時明明是公告在分科上要增加第七科社區科,沒想到到了今年1月,卻突然公告為要把五科併為一科,政策竟然急轉彎。

 新光醫院副院長 洪子仁:「全部合併為叫臨床科,當然就是說,在某一個程度上面來講,就是說似乎在有的人是認為說,好像這樣對醫院(人力)的運用,比較好調度等等,但是事實上來講,你說這個(專師)調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容易 ,因為不同科別之間 ,你還是要有一些訓練跟知識,跟經驗的一個累積,你才能夠去做一個調整。」專科護理師科別合併,引發強力反彈,在歷經3場公聽會的攻防戰後,衛福部最終決定從善如流,修正草案將會以新增一科為最大共識,傾聽基層心聲,給第一線護理人員最大支持。

台視新聞/陳詩雨 陳世忠   責任編輯/許馨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