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美國線長約大概都在每年4、5月換約,不過今年疫情「塞港紅利」消退下,將從賣方船公司市場轉為買方大型零售商市場,目前就傳出Costco等美國大型零售商已經放話,希望能削減運輸成本並省下數百萬美元。
海運景氣榮枯指標 美國線長約談判月底交鋒
一年一次事關貨櫃航運獲利的美國線長約談判將登場,2月底船貨雙方將在TPM(跨太平洋海事會議)年度大會上交鋒,不過這次風水輪流轉,不見去年「高長約運費、搶艙」現象的賣方船公司市場,而是貨主端、貨貸方的買方市場。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日前指出,運價戰持續下去的話,對最重要的美西線或是歐洲線等而言,都很難逃過所謂的盈虧線,或叫榮枯線,若發生這種情況,會大大影響船公司獲利,甚至小型公司很有可能都會產生虧損。
某大型貨代承攬業者表示,以今年來講,即便說2月份有一些好像要談判運價的會議出來,但是他們的看法是,應該會是比較屬於行禮如儀,實質談到運價簽約比例的部分時,會是case by case來談。
難逃殺價戰?美國零售巨頭攤牌「運價至少砍半」
有專跑美國線的承攬業者表示,去年美西合約落在每40呎櫃6000美元左右,美東則約在8000至1萬美元,成長1.5倍以上,今年還沒展開會議,就傳出美國大型零售商已經放話。
好市多首席財務長就表示,每年從亞洲進口超過20萬個貨櫃,運費下跌,他們將調降店內商品售價,另一家大型零售商好必來也指出,運費成本可能是今年節省最多的項目。
業界也預估,近期海運需求疲弱,運價低迷,美西線長約價可能回歸疫情前的2000到2300美元左右,和去年均價相比,至少砍半。陽明發言人杜書勤表示,要等TPM大會開完,實際和客人談完之後,才會比較知道市場的態勢。
業界估美西長約價砍半 專家:長榮壓力最大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詹盛元指出,國內三家海運業者都預估將面臨到不小壓力,且以2021年業務結構來看,長榮達37%,壓力恐怕最高,其次才依序是陽明、萬海。
隨著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塞港紅利已成為過去式,搶艙、搶櫃不復見,運價是否出現一波殺價戰,大家都在看。
台北/貝庭、方劭丞 責任編輯/林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