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曾被稱為被火車耽誤的便當店,因為便當等於臺鐵的金雞母,在疫情爆發前,民國108年曾一年賣出一千萬個;而臺鐵便當已經超過七十年歷史,一開始的臺鐵便當,只有經典的排骨、滷蛋配上酸菜,快車小姐會拖著鐵製籠子賣排骨便當,每車廂限量10個左右,所以想吃上便當,還得碰運氣。至於便當外盒,一開始是用不鏽鋼盒盛裝,但因為太多民眾帶回家留念,臺鐵公司選擇讓不銹鋼盒退場,之後便當容器也跟著年代更迭。
最強副業「臺鐵便當」歷久不衰 八角木質盒成經典
臺灣鐵路奔馳超過130年,臺鐵最賺錢的副業「臺鐵便當」也歷久不衰,而排骨便當至今始終是台鐵便當的熱銷冠軍,其中經典的臺鐵八角木質便當,卻在飄香17年後,步入歷史。
民國38年,臺灣鐵路局正式成立餐旅服務所,開始在火車車廂內供應便當,距今超過70個年頭;一開始便當是用薄片木盒盛裝,之後換成鋁盒及不銹鋼盒,因為鋁盒有食安問題,加上不銹鋼盒容易被乘客拿走而接連退場。接著陸續使用過鋁箔紙、保麗龍等材質;民國94年,臺鐵重新設計出八角木質便當,就此成為經典,但後來因為環保及成本考量,轉變為現在常見的紙盒及部分的圓形木盒;便當容器隨著時代變遷有所演進,但令旅客最無法忘懷的,是盛裝在裡頭的懷舊美味。
美食配上美景得碰運氣 用繪畫凍結消逝的鐵道光景
圓形飯盒內裝的排骨便當,不只口味經典,更是早期的唯一選擇。四、五十年前,曾在列車上服務過的快車小姐們,回顧年輕時,在車上賣便當的光景,當時不能預定,每個車廂還有限定數量,想要邊吃美食邊欣賞窗外景色,得碰碰運氣。
列車承載的美好回憶,永久留存在許多人心中,眼前所見的迷人鐵道風光,也烙印在台鐵便當紙盒上,在台鐵服務了38年,今年退休的資深員工陳世雄,畫的四十多幅畫,都被當成了便當紙盒的封面,不僅讓旅客在享用便當時,順便欣賞鐵道美景,也用繪畫凍結已消逝的光景。
臺鐵便當的名號歷久彌新,甚至被稱之為被火車耽誤的便當店,而這個稱號有跡可循;民國108年,臺鐵便當一年可以賣出一千萬個,不過民國109年及110年,因為受到疫情影響,銷量下滑至793萬個及513萬個。隨著疫情趨緩,今年初結算至10月,便當銷量已經緩緩回升至519萬個。
現在臺鐵便當有超過十種口味,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臺鐵便當變成一種回憶,也是搭火車的儀式;列車上承載的,不只形形色色的乘客,還有歷久彌新的美味回憶。
台視新聞/黃琇雯 江勝代 責任編輯/蔡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