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在過去每6人有1人可能中風,現在則是每4人當中即有1人終生會發生中風危機,中風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中。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理事連立明指出,許多民眾的工作型態是長期久坐且少運動,加上工作時間長,又偏好高油、高鹽、高糖食物模式,因此,中風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腦中風後肢體痙攣是失能常見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有將近半數以上初次中風患者於半年後仍呈現失能狀態,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周中興理事長表示,腦中風後肢體痙攣是常見原因之一。

患者於中風後一週,即有可能出現痙攣現象,且比例隨著時間拉長而增加。根據統計,中風超過半年後約有4成患者受到肢體痙攣所困擾,若不積極介入處理,導致軟組織僵硬、退化,關節僵硬、變形與孿縮,恐面臨拄柺杖、坐輪椅、臥床等症狀。

攣縮變形最常出現在手肘、手腕與腳踝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病房主任張庭瑜說明,由於中風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導致周遭肌肉控制力下降,一開始肌肉容易呈現高張狀態,引發不自主收縮以及不正常的肢體擺位,若未妥善介入處理,長期可能因肌肉過於緊繃而引起疼痛、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攣縮變形。

最常出現的三大位置是手肘、手腕與腳踝,也就是影響生活與行走的上下肢,應積極介入讓痙攣的肢體放鬆,透過復健恢復功能。

治療+照護,雙管齊下恢復正常生活

台灣腦中風學會名譽理事鄭建興表示,國際與台灣2021年最新治療指引皆指出,應及早制定完整治療計畫及目標,並採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行,整體效果才會更好。

張庭瑜則表示,腦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治療選擇多元,口服抗痙攣藥物雖能舒緩張力不適,但可能造成全身無力、嗜睡等副作用;肉毒桿菌素治療則可放鬆局部張力過大的肌肉,醫師會依據患者的張力程度,設定客製化的注射部位與劑量。

另外,更重要的是照護工作,有鑑於此,台灣腦中風學會與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於今年推出腦中風中長期照護衛教手冊,內容涵蓋食衣住行、情緒認知等面向的注意事項,周中興理事長表示,除了希望提供更多實質幫助外,也期待透過手冊內容,讓更多患者、照護者主動向醫護人員詢問,了解中長期照護的關鍵,幫助病患恢復日常功能。

腦中風中長期照護衛教手冊連結

【延伸閱讀】
中風了手無力,適合使用鏡像手?能幫助恢復哪些功能?
中風後肩膀常感覺痛別忽略!!盡快找"這一科"醫師看診,擺脫疼痛恢復生活品質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