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低溫,小鴨育成率低 ,飼料價格貴得離譜,成本高漲,全台現鴨荒。圖:台視新聞
連日低溫,小鴨育成率低 ,飼料價格貴得離譜,成本高漲,全台現鴨荒。圖:台視新聞
  • 全台鬧「鴨荒」,鴨肉供應量短缺,價格創歷史新高
  • 鴨農為減少損失,自主性淘汰種鴨,埋下鴨荒危機
  • 蛋荒未解,鴨肉也面臨短缺!冷凍鴨肉食品需求大增

繼缺蛋之後,全台現在上演鴨荒,鴨肉之所以會短缺,除了低溫影響育成率外,主要原因是先前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由於市場需求量大減,鴨農曾兩度大規模淘汰種鴨,沒想到疫情趨緩後,市場上出現報復性的消費潮,鴨肉一時供不應求,自然出現鴨荒。

自主性淘汰種鴨 報復性消費導致供需失衡

檢視近兩年的鴨肉產地價格,2020年底,當時每台斤為40元,隔年1月漲到了42元,接著持續飆升,10月飆到48元,12月突破50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短短一年多,漲了25%。受到疫情影響,鴨肉需求量大減,導致農民自主性淘汰種鴨,減少損失,也埋下了缺鴨危機,在疫情趨緩後,市場上出現報復性的消費潮,使得鴨肉供需嚴重失衡。

鴨肉短缺供不應求 短期無解恐缺到年底

受到連日低溫,剛出生的小鴨身體虛弱 體熱散發較快,造成小鴨育成率較低,而讓鴨農最有感的,莫過於成本的高漲,飼料價格貴得離譜,從以前到現在,已經漲了一倍多,小鴨的購入價格變高,也縮短了養鴨的利潤,鴨農更是苦不堪言。此外要掌握全台養鴨場的數量,更是一大難題,全台近五成養鴨場,都未合法立案,市場上存在著許多黑數,想要提早調節鴨肉市場供需,實在不容易。

2021年5月,台灣進入三級警戒,疫情衝擊下,帶動了冷藏、冷凍鴨肉的需求,從鴨賞、鴨胸製品,到薑母鴨等等調理包,網路平台帶動買氣,加上比賣生鴨肉利潤來得高,外銷更加容易,同時也讓鴨肉短缺的情形更加嚴重。估計這波鴨荒恐怕會持續到年底,在市場上也要特別留意鴨荒帶來的連鎖效應,最後如果連鴨蛋都受到波及,未來在端午節及中秋節,需求會用到的鹹蛋黃,恐將也出現短缺情形。

契作方式保障鴨農收益 建立完整產銷制度

學者建議,可以採用契作的方式,不只能夠保障鴨農收益,也能夠精準的掌握產量,避免供需失衡,台灣的消費市場,目前以雞、豬、牛為大宗,鴨和鵝,相對處於弱勢,政府的補貼以及關注,也相對較少,如今鴨肉已經短缺,再加上鵝肉近期的供貨,也不穩定,再這樣下去,下一波短缺的,恐怕就是鵝肉,無論是雞蛋或是鴨肉,接連而來的短缺,都讓民眾人心惶惶,專家呼籲,唯有全面檢討,建立更加完整的產銷制度,才能夠徹底終結,一波又一波的短缺危機。

記者/陳晏瑋 莊俊浩  責任編輯/許馨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