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8期
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滾動式調整,漸進式解封,應是可行的方案,相信國人在仍保有優質防疫習慣下,政府持續整備醫療量能及嚴格監測國內外疫情,加上疫苗覆蓋率的提升,必然能夠適時鬆綁,與病毒和平共存。
截至2月24日,全球新冠肺炎的整體發生率已經趨緩,已有4.2億人確診,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有591萬人死亡,美國的死亡人數迄今已將近100萬人,但北歐的瑞典、丹麥、捷克等國已陸續全面解封,到底台灣目前的防疫要像香港、大陸徹底執行清零政策呢?
還是要逐步解封與病毒共存呢?這是眾所關心的議題,尤其此次的Omicron病毒引起症狀輕微,且以年輕人反而居多,目前疫苗施打只到12歲以上,至於小學生該不該打疫苗,亦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本人謹就最近台灣疫情及世界各國之相關醫學文獻報告,綜合整理,列舉一二,與讀者分享:
一、目前以Omicron變種病毒居多
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之統計,截至2022年1月底,全球之病毒以Omicron居多,原先Omicron以BA.1型態出現,而後相繼有其姊妹亞型變種出現,包括BA.1.1、BA.2及BA.3(如圖一),
BA.1約占56.1%,BA.1.1占32.5%,BA.2占6.16%,BA.3約5.24%,其中最早BA.1有37個變異點,BA.1.1多一個變異點(S346K)共38個變異點,BA.2有31個變異點,BA.3有33個變異點,其中有21個是共同的變異點,BA.2沒有69-70之缺失(較難被早期檢測),BA.1及BA.1.1具有一般流行感冒病毒遺傳片段(ins214EPE),所以有輕症流感化的趨勢(如圖二)。
二、Omicron傳染期及潛伏期縮短
根據西班牙Javier等人之研究,針對622名Omicron確診者追蹤其相關密切接觸者,估計其可傳染期及潛伏期,結果發現Omicron之可傳染期多集中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症狀出現後3天內,而其潛伏期也比Delta較短,集中於0~4天(如圖三)。
荷蘭Jantien之研究報告亦顯示Omicron之潛伏期較Delta短。(Omicron之中位數2.8天,Delta為4天)。另外,本研究追蹤其傳染個案,發現Omicron相較Delta,不論家戶內或家戶間出現症狀的間隔時間均較短,特別家戶內傳染更明顯有統計上的差異(如圖四、五)。
國內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之研究團隊亦有相同的發現,根據其統計分析,Omicron病毒株之潛伏期均較其他新冠病毒株短(如圖六)。
三、BA.2之亞變種比BA.1.1之亞變種傳播較快
在Omicron之變異株中,BA.2之亞變種比BA.1.1之亞變種傳播較快,帶有的病毒量也較多,如受感染者未曾接種疫苗的話,其病毒量更高,造成家戶感染的風險相對也較高,但如果施打第三劑疫苗能有效保護家人,可降低40%之傳播風險。到目前為止,美國及丹麥的研究證實,施打第三劑疫苗對Omicron BA.1及BA.2預防症狀的效益分別為63%及70%,相當有效,所以再次證實第三劑之疫苗施打非常重要。
四、確診者之平均年齡層下降
眾所皆知,Omicron肆虐期間,確診者之平均年齡層下降,在美國,每週約有100萬個18歲以下兒童確診,且其中約15%為4歲以下兒童,18歲以下兒童確診為Delta病毒盛行時期的3倍。
在台灣,根據指揮中心的統計,從今年1月至2月18日以來,本土Omicron案例已累計802例,只有二例為中重症,其中一例死亡,是8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並有長期洗腎病史,其餘皆為輕症或無症狀,平均年齡較低,以20至40多歲居多,小於9歲高達81人之多,10至19歲亦有41人,與國外的報告相同。
在兒童確診者當中,其症狀以發燒占63%最多,其次依序為咳嗽占46%、流鼻水及鼻塞24%,喉嚨相關症狀17%。與成人之症狀不同,其依序為喉嚨症狀、咳嗽、流鼻水及鼻塞,出現發燒反而不多。所以歐美國家開放4~12歲施打低劑量BNT疫苗,台灣也開放12歲以上青少年施打BNT疫苗,同時美國藥物食品檢驗署(FDA)要求輝瑞提供6個月至4歲兒童疫苗研究數據,未來BNT疫苗針對兒童開發的目標:
❶預定全球90多個國家進行二組(2~5歲及6個月至2歲兒童)評估1、2劑疫苗安全性。
❷亦在全球90多國進行5~12歲兒童,評估第3劑BNT疫苗的安全性。到目前,在台灣Omicron入侵校園的比率相當低,比起歐美只有1/100之比率(如圖七)。
可見台灣的防疫非常成功,難怪北市府於2月15日宣布微解封的鬆綁措施。
五、物流包裹傳染可能性很低
據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Hirose等人的研究,發現Omicron無論在環境中的物體表面(如塑膠)或在人體皮膚表面停留的時間稍長(如圖八),但在使用濃度35%或45%以上的酒精可在15秒後,使Omicron病毒在塑膠或人體表面完全失去活性,所以有人懷疑物流包裹可能傳染,其實其可能性很低,大家不必過份擔心。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Omicron之傳染力強,但其確診者造成之症狀較輕,甚至無症狀,誠如本人在本刊上期所述已經變成輕症流感化,加上國人二劑疫苗已達八成,如果第三劑覆蓋率在五成以上,可以適度的鬆綁,不必執著於「清零」政策,加上2年多的疫情,累積了很多經驗,在疫苗、藥物及檢疫方面,已有相當周全的因應措施,連最近的治療指引亦非常完整,此時政府對入境檢疫的策略應該有所調整,確實可以考慮縮短為10天,而且對入境商務人士亦可放寬許可條件,也許3月中旬可以上路。
台北市於2月15日宣布之微解封,包括國中以上學生可以校外教學,跨縣市畢業旅行,老人共餐亦可適度開放,一些社交場所亦取消人數限制,恢復電影廳、院可以內食。所以滾動式的調整,漸進式的解封,應是可行的方案,相信國人在仍然保有優質的防疫習慣下,政府持續整備醫療量能及嚴格監測國內外疫情,加上疫苗覆蓋率的提升,必然能夠適時鬆綁,與病毒和平共存,安全無憂的疫後新常態(New Normal)應可期待。
真金延伸閱讀:
。Omicron大軍壓境、本土疫情蠢蠢欲動!張金堅解析:Omicron可怕嗎?第三劑疫苗有效嗎?
。張金堅:新冠肺炎病毒會突變嗎?會長存地球嗎? ── 談人類對抗病毒的免疫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