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在阿姆斯特丹生活過的房子,已經變成博物館。圖:AP
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在阿姆斯特丹生活過的房子,已經變成博物館。圖:AP
  • 重回安妮住處,前FBI探員試圖找出蛛絲馬跡以解開懸案
  • 案情陷入膠著,潘寇克找專家解謎團,並利用AI科技協助
  • 安妮日記主角一家人的藏身處,已變成博物館供民眾參觀

1942年,13歲的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為了躲避納粹追捕,不得不藏身在父親辦公室附帶的祕密建築裡,白天不能發出聲音,連上廁所都不能隨心所欲。長達761個令人窒息的日子,暱稱「凱蒂」的日記本,成了安妮最好的朋友。

1944年8月1日,15歲的安妮寫下最後一篇日記,三天後,納粹警察找上門來,安妮一家四口被迫坐上前往集中營的火車,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安妮的爸爸奧圖。歷史學家持續探問真相,安妮一家藏得好好的,究竟是誰,把他們的藏身地洩漏出去。

重回安妮住處 FBI探員試圖找蛛絲馬跡

來到現在的阿姆斯特丹安妮生活過的房子,已經變成博物館,實際走進去一看,遮掩藏身處入口的書櫃,還保留完整。當時納粹警察,拿著槍闖進樓下的辦公室,一路長驅直入,接著就打開書櫃後的密門,把躲在裡面的8個人,一網打盡。

如今安妮的博物館,成為納粹大屠殺的重要象徵。一名退休的FBI探員潘寇克,更把這裡形容為「最多人造訪過的犯罪現場」,六年前他重啟調查這樁「懸案」,第一件事就是重回犯罪現場。

潘寇克列出了幾個頭號嫌犯,其中包含一名納粹主義人士東尼奧勒,還有一個親納粹的猶太女子,名叫安范戴克。雖然可疑,但證據顯示,這兩人不太可能知道安妮家躲在哪裡,另一個嫌犯則是樓下倉庫的工人范馬倫。

案情陷入膠著 潘寇克找專家解謎團

案情似乎陷入膠著,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潘寇克還找來犯罪心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又把信件、地圖、照片等各種檔案,全餵給AI系統,把分析比對工作交給機器學習,但最關鍵的突破點,卻是第六感和運氣。

猶太商人阿諾范登堡,曾是猶太居民委員會成員,做過納粹的打手,後來委員會遭解散。但范登堡卻沒像其他人一樣,落得被送到毒氣室的命運,難道是因為他手上有別的籌碼嗎?

調查越來越接近謎底,但如果真相真的是這樣,就代表其實是猶太人背叛了猶太人。納粹政權迫使猶太人,置身於兩難困境,他們的選擇考驗人性,更讓後世見證極權的荒謬。

責任編輯/謝文浩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