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有一處天然海蝕洞,是經過幾萬年海水沖擊侵蝕,形成的特別洞穴景觀,相傳曾有仙人在這裡修行得道,所以被稱為仙洞巖。而香火鼎盛的仙洞巖,目前供奉的神祇有觀音、註生娘娘、呂洞賓等,甚至還有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觀音石佛,而在岩壁刻有許多清朝時期所遺留的墨寶遺跡,還有民國六、七零年代的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石雕佛像,因此基隆仙洞巖有著「小敦煌」的別稱。
基隆小敦煌別有洞天 神祇眾多岩壁遺留墨寶
位處於基隆西北端,面港背山,山巖裡一處,經幾萬年海水沖擊,形成天然海蝕洞,仙洞巖是基隆八景之一,要一解祕境玄機,拾級而上,深入洞窟之內,鮮花素果、香火鼎盛,眾家神明位列在此,神祕且莊嚴,似乎隱約透露著,一樁樁仙洞傳奇,海蝕洞顧名思義就是海水的侵蝕,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的海蝕洞穴,相傳曾有仙人,在這裡出沒與修行。此外,牆面上,還有清同治官員以及文人雅士,刻下墨寶,斗大的「仙洞」、「海外洞天」,記錄下到此一遊,除了文人墨寶,進入仙洞巖的右洞,短短100公尺的石壁上,鑿刻下七尊佛像,栩栩如生,讓仙洞巖有了小敦煌的美譽。
學者推測,在民國60年代到70年代,基隆地區商業跟工業很興盛,連帶吸引相當多人來此參拜,自然而然有許多的民眾,發願來還願,刻上神祇。延著岩壁,看到地藏王菩薩,伏著的通靈神獸身上,染上一層薄薄的青苔,慈眉善目的千手觀音,被煙燻了面容,歷經歲月流轉更悠長的,還有從日治大正時期留下的兩座石觀音。學者表示,在日治時期的這裡,是一間神社,主要奉祀辯才天神,但因為戰後,政權更迭已經看不到辯才天神的遺跡,只剩下較單純的觀世音菩薩的佛寺。
仙洞巖海蝕一線天 左洞供奉日治聖觀音
另外,相較於仙洞巖右洞的明朗開闊,左洞空間非常地狹窄,因為海蝕地形,路徑曲折蜿蜒,入口較寬處,也只能容一人通行,行進間不時有水,從頭頂上的砂岩滴落,濺濕了頭髮,而越往裡頭走,路徑就越窄,而中間是最窄的一段。有時側身前行,有時候甚至只能採去蹲姿,一步一步慢慢前進,20公尺的路徑,一走出通道,柳暗花明,左洞的盡頭處,供奉著一尊聖觀音,是日治時期仙洞主祀的神祇,學者表示,祂就是日治時期的聖觀音石像,在左洞的終點,設立一個神案與香爐來祭拜。
幽祕僻靜的仙洞巖左洞,除了日本時期遺留的佛像,在牆面兩側凹陷處,相傳曾經有仙人,在此打坐修行,洞內封閉而安靜,適合修行之人在這邊打坐,然而許多故事口耳相傳,隨著朝代演變,在這裡也留下了各種不同教派和神祇,有著日本來的石觀音和十八羅漢、駐生娘娘及呂洞賓,坐落在各處一起守護仙洞,佛道教相融,也跨越了台日語言藩籬,也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特色,依循信徒需求,慢慢地增加配祀神,滿足各種信眾的祭祀需求。
日本信仰觀音追溯唐朝 信徒香火不息承載記憶
而一尊尊觀音石佛,也象徵著日本對觀音信仰的崇拜,在日治時期祂們遷到了台灣,一待就是百餘年,而要深究日本信仰和觀音的連結,最早能追溯至唐朝,日本祭祀觀音,與佛教東傳息息相關,當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再從中國中土向外擴散到整個亞洲,所以日本也吸收到了佛教的這個養分,加上唐朝時代有許多日本留唐學生,把唐朝時代,當地當時信仰,佛教勃興的信仰現象帶回日本,所以在日本的佛教體系裡面,觀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信奉的對象。
不論是清代墨寶,日治石觀音,民國小敦煌,仙洞巖的每一處,見證著改朝換代的痕跡,因為獨特,這裡也成為基隆人的共同記憶,並在民國95年,由基隆市政府公告為文化景觀,仙洞巖是人類跟自然環境,長期相互影響而形成的場域,除了是藝術美學和民俗學的瑰寶,更是承載在地基隆人共同歷史記憶。歷經萬年衝擊的海蝕洞穴,曾經的風華,與沿革至今的信仰脈絡、相互輝映,信徒香火不息,將繼續為仙洞一帶,寫下更多的故事與傳說。
記者/于依涵 陳信志 責任編輯/陳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