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本土疫情降溫,中央宣布從明(13)天起部分場域微解封,但部分地方政府對疫情仍有強烈恐慌,甚至訂出至少要「清零」才能解封的目標。專家認為,不能因噎廢食,應該要學習如何跟病毒和平共存,從微解封,慢慢走向解封。

「與病毒和平共存」 學者:從微解封走向解封

中央喊出微解封,但不少地方堅持要「清零」才能放鬆。衛福部中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黃高彬分析,地方縣市首長把標準訂得比中央高,應該是受到輿論壓力,不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雖然台灣社區仍有潛藏黑數,但整體確診人數相對少,死亡數也下降,應該要機動調整防疫策略,不能因噎廢食。

黃立民表示,「清零大概是一個不太容易達到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之下,7月夏天這麼熱的時候,可以開始嘗試把一些措施,慢慢把它放鬆,看看說放鬆下去以後,對疫情的變化是怎麼樣。」

專家:打1劑疫苗+口罩 等於打2劑不戴罩效果

尤其是國內持續有家戶感染,也顯示出社區中仍有隱形的傳播鏈,要清零真的需要時間。面對外界認為應該要等到兩劑疫苗都打完,再來解封,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點出,其實打完一劑疫苗加上戴口罩,就等於打完兩劑疫苗、不用戴口罩的效果,未來應該要把國人落實戴口罩的成效,納入解封評估。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圖/台視新聞

病毒發作潛伏期不同 醫籲「阻擋境外」是關鍵

也有醫師強調,除了境內防疫,更要嚴守邊境。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指出,「無症狀的人一開始沒有發病,還沒有大量的病毒出來,通過我們兩、三次篩檢之後入境進來,接著他的病毒開始多了的時候,就把這個病毒帶到社區裡面來,特別是變種株造成的感染,也有可能會比前一波更大。」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圖/台視新聞

根據統計,還是會有5-10%的感染者,發病時間超過14天,即便入境全篩,就怕還是會有漏網之魚,因此還是要留意,居家檢疫期滿後是否有相關症狀,做好擴大社區篩檢,防堵病毒進到社區的任何可能。

台北/魏于恬、黃明聖 責任編輯/朱怡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