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爭議不斷,現在還有知情人士透露,疫苗廠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解盲,其實只會公布疫苗的安全性還有中和抗體濃度,不會有外界最關心的「疫苗保護力比率」,不僅如此,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更直指,我國三家疫苗廠,都是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等於是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我國當時的確沒有能力研發mRNA技術的疫苗,而衛福部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則表示,用抗體認證疫苗的效力,可能是未來的趨勢。
台灣疫情持續悶燒,原本被視為抗疫利器的國產疫苗,如今卻備受質疑。
國產疫苗保護力被打上「問號」?
高端疫苗目前二期臨床實驗評估數據,都交由第三方單位,等完成資料彙整後,就能召開監視委員會,預估下週五就是「解盲」的關鍵時刻,而另一家聯亞方面則預計在六月底解盲,但卻有知情人士透露,所謂解盲只會公布疫苗安全性與中和抗體濃度,並沒有外界最關心的疫苗保護力比率,恐怕會出現「越解越盲」的狀況。
專家認為國產疫苗解盲恐怕「越解越盲」。圖/台視新聞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委員劉宏恩提到,未來國產疫苗的保護力可能是「一個問號」,二期的結果就只有一個血清抗體濃度的數字,該如何換算出三期臨床保護力的數據。
對此聯亞生技營運長彭文君回應,一邊採EUA台灣的作法,另外一方面跟國際上接軌,也有做臨床三期。
疫苗技術遭質疑「雞蛋放同籃子」?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曾公開質疑,國際疫苗都採取不同製造技術,對比國產疫苗卻全採用還沒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根本是把雞蛋全放在同個籃子裡。
陳培哲認為台灣把國產疫苗研發「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圖/台視新聞陳時中今(8)日在記者會上提到,當時確實沒有能力做mRNA,近來中研院有很大的一個進步,所以也有考慮,而李秉穎也說,蛋白疫苗是使用經驗最多的疫苗,不會發生預期之外的不良反應,也不能夠說大家做蛋白疫苗就是一個錯誤的事情。
應拿國產品當戰備疫苗?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也指出,即使抗體程度達到其他主流廠牌的水準,但二期臨床試驗取得的緊急授權EUA,只是「戰備疫苗」的概念,最好還是別打在民眾身上。
蘇益仁認為如果疫苗要用在一般民眾的話,應該要做三期。圖/台視新聞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戰備疫苗都是做到二期,因為疫情緊急,施打對象就是軍人或者醫護人員,如果要廣泛用在一般民眾的話,應該要做三期。
李秉穎表示,免疫橋接也就是用抗體來認證疫苗效力,已經是未來的趨勢,如今或許只能等WHO釋出抗體標準,再來替國產疫苗解套。
台北/魏于恬、葉凌帆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