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周先生過去曾有下肢急性動脈血栓過,在接受緊急血栓清除手術後,卻在當時發現有「心房顫動」,而定期在醫院追蹤。這兩年來,他接受過各種不同抗凝血藥物的治療,但日前仍在心臟左心耳處發現「血栓」,甚至發生輕微小中風。
周先生希望積極治療,以防止更大的危機,但若以內科方式封堵左心耳,將會增加中風風險,醫療團隊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病在討論過後,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表示,在執行台灣少見的微創「迷宮手術併左心耳夾閉」手術之後,周先生的恢復正常心律,不必為了不可預期的中風而煩惱。
心房顫動不處理,小心形成血栓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若患者因心房顫動導致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血液凝滯鬱積,形成血栓,便會較一般人高出5倍的中風機率,而「心耳」是心房末端的囊狀構造,容易成為血塊的滯留地,一旦滯留的血塊掉出心耳,便可能隨著血流造成身體各處的血管栓塞。
諶大中指出,對於慢性心房顫動的患者,臨床上會優先給予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或以內科導管冷凍消融、封堵左心耳來治療心律及血栓問題,只有少數患者在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法治療時,才會進一步評估手術必要性。以周先生為例,他試過各種藥物,效果皆不佳,且在已經有血栓的狀況下執行「左心耳封堵術」,不僅增加手術難度,更可能導致血栓在術中掉出心耳而中風,為此,才由心臟血管外科介入,看看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式。
微創迷宮手術幫大忙
心臟血管外科治療心房顫動必須透過「迷宮手術(maze surgery)」,傳統的迷宮手術必須開胸,雖然效果好,但傷口大、風險高,即便現今已發展出微創術式,仍因內科治療藥物和方式的完善,而少有患者單純為了治療心房顫動而接受此術式,往往是心臟結構出現問題,醫師在修補過程中一併執行。
諶大中說明:「手術要先讓心臟停止跳動,目視確保血栓不會掉出心耳以降低中風風險,接著在病患右胸、左前胸開兩個小傷口,用冷凍導管沿著左、右心房的心臟壁破壞病灶,確定心房無顫動後,再處理心耳。」醫療團隊考量若用縫補的方式封堵左心耳,長期下來可能產生縫隙,造成血塊流出,因此選擇從外面將心耳夾住,徹底封閉。
因為採微創方式,周先生在術後恢復快速,不僅心律恢復正常,也不再日夜擔心血塊掉出造成中風,目前定期在門診追蹤。諶大中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在心房出現血栓前有許多很好的治療選擇,建議先與內科醫師討論、治療,以降低手術的必要性。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不只最愛這5種人! 腎不好也要注意
.心臟比你更怕冷! 你不可不知道的4個保暖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