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歲的王太太,體型較為福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後,急著說擔心老後骨質流失快速,更年期過後女性會更加嚴重,並說到走路時膝關節感覺卡卡,走久了還會感到疼痛,是否因骨質流失的關係所導致?
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分不清 退化已非老人專利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醫師指出,其實遇過不少像王太太提出一樣問題的人,常會混淆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是指骨質密度的下降,如果出現身高變矮、彎腰駝背、脊椎疼痛時就需要當心是否已有骨質疏鬆症,後續容易造成骨折或骨裂。「退化性關節炎」則是在關節處有發炎,造成關節疼痛不適、影響關節的靈活度,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關節僵硬、疼痛難耐,使關節活動受到侷限,影響到日常的活動。
以王太太為例,透過X光檢查發現膝關節腔已有輕微變窄的現象且有疼痛,已符合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由於膝關節的構造複雜精細,以零輻射MRI(磁振造影)檢查更可以進一步確認膝關節的軟骨、半月板、韌帶、關節腔、骨骼和軟組織等是否有損傷或病變。
沈彥君醫師提醒退化性關節炎,「退化」一詞容易使人誤解只有銀髮族才會發生。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隨著運動風氣盛行,很多人的膝蓋常會不當使用,患者年齡層由60、70歲逐漸下降,已出現30、40歲的患者,呈年輕化趨勢。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原因除了與退化相關,長時間固定使用特定姿勢(常見於家庭主婦、美髮業、教師等)、體重過重也是常見原因。
肥胖罹病風險增 及早接受治療緩解症狀
其中肥胖不僅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也會加速病程的進展以及有較差的預後。有研究發現,過重及肥胖會分別增加約2.5及4.5倍膝部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且BMI每增加5kg/m2罹病風險隨之增加35%。王太太的BMI數值為31已屬於中度肥胖,這也難怪她為何年齡未滿60,退化性關節炎卻提早找上門。
沈彥君醫師也提醒,膝關節每時每刻所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我們所想像,若能透過例行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的骨骼組織變化及留意身體細微變化,並及早接受治療,能夠有效減緩症狀,也能避免或延緩走到置換膝關節這一步。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膝蓋痛不一定是關節炎! 先搞清楚是不是這6原因引起的症狀
.膝關節炎讓走路變惡夢! 4退化元凶你中了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