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成變異的原因有相當多種,包括年齡、性別、 地域、人種、用藥、疫苗,以及體內的免疫反應
  • 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哪一類型的病毒株致病性比較高,不代表說突變後的病毒株,就比較危險
  • 專家表示,就目前的觀察來看,累積突變對製造這個疫苗來講,沒有形成太大的困擾

最早開始中國科學院發現2種病毒株,長庚大學團隊則歸類出5種,中研院研究發現病毒演化成6種,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表示,新冠病毒突變變異,已經超過30多種病毒株。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王弘毅表示,現在目前的分法,其實都比較算是,大家沒有一個共識的情況,才會說有不同的說法,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錯誤率本來就比較高,這是自然界的自然現象。

目前學界對病毒分群,尚未有共識,分出越多群病毒株,不代表突變有加劇的趨勢,能確定的是,細微的變化,每天都在發生,當病毒遇到外在壓力的時候,為了生存下去,就會發生突變。前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教授張南驥舉例,帶給病毒壓力,造成變異的原因有相當多種,包括年齡、性別、 地域、人種、用藥、疫苗,以及體內的免疫反應,統統都有可能,近期像歐美國家,不少兒童出現發炎反應引起的心血管症狀,被懷疑是類川崎氏症,這也被懷疑可能是得過新冠病毒後,引發的另一波感染潮。

病毒引起的類川崎氏症,很可能與年齡有關,而這些不同群、不同種類的的病毒株,彼此之間也有強毒弱毒之分,浙江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針對地域做分析,發現最毒的病毒株,出現在中國浙江、美國紐約,還有西班牙和義大利,最溫和的病毒株是在美國非紐約的其他州,病毒量相差270倍,不過面對這樣的研究,國內專家語帶保留。

前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教授張南驥說,實驗只做了11個人,把他們病毒株拿出來以後,每一個都放進一個,培養的情況看,不是去人體的,這個病毒已經突變,而且已經強了270倍,這是一個實驗室裡面,培養中間一個實驗的東西,而並不是真正的實況。

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哪一類型的病毒株致病性比較高,不代表說突變後的病毒株,就比較危險,一般RNA病毒,突變率在1.6%到4.6%之間,新冠病毒的突變率2.9%,算是介在中間值,不過它的特點是鹼基數相當龐大。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王弘毅說,100個鹼基,你複製一次會錯一個,那錯誤率就是1%,那如果你的鹼基是1000個鹼基,錯誤率仍然是1%,那你複製一次就會產生10個錯誤,那如果你是1萬個鹼基,複製一次就會產生100個錯誤,那我們這個是3萬個鹼基。

突變速度其實沒有比較快,但是它基因組龐大,因此突變的數量就會變得比較多,不過專家表示,就目前的觀察來看,累積突變對製造這個疫苗來講,沒有形成太大的困擾,民眾不用太擔心。現在全世界疫情尚未完全趨緩,每天都有新的確診者,只能多方掌握,病毒有可能發生的變化,才有辦法盡快找到,抑制的辦法。

台北/黃奕傑、李世隆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