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節,湯圓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應景美食。然而,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對於長輩與孩童來說,咀嚼與消化較為不易,內餡更可能帶來額外的熱量負擔。因此,如何讓湯圓保留傳統風味,又符合不同族群的健康需求,成為許多家庭關心的話題。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周家琳提供健康吃湯圓的建議,並分享易消化的湯圓食譜,讓全家大小都能安心享用美味。
湯圓的營養成分與食用份量
湯圓主要由糯米粉製成,屬於全穀雜糧類,而內餡的種類則會影響其營養分類。例如,芝麻、花生內餡屬於油脂類,而紅豆、綠豆沙內餡則仍屬於全穀雜糧類。周家琳營養師指出:「湯圓及其內餡含有大量糖分與油脂,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並增加熱量攝取,長期過量食用恐對健康造成負擔。」
建議成人每日紅白小湯圓食用量不超過20顆,熱量相當於半碗白飯;若是包餡湯圓,2顆即等同於半碗飯的熱量,因此應適量食用。特別是孩童,若攝取過多含糖內餡,可能導致蛀牙、肥胖,甚至影響成長發育。
湯圓黏性高,長輩與孩童需留意
由於湯圓主要成分為糯米粉,其中富含支鏈澱粉,使湯圓比一般米飯更具黏性,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周家琳營養師提醒:「糯米消化較慢,容易導致脹氣、胃食道逆流,甚至增加噎食風險。因此,長輩與孩童食用湯圓時,應特別留意。」
健康吃湯圓3大技巧
1.調整湯底,降低糖分與熱量
甜湯可減少糖水,改用無糖茶、無糖豆漿或牛奶搭配,降低精製糖攝取。
鹹湯圓則可加入青菜、豆腐、香菇、銀耳等食材,提升纖維與營養,幫助消化。
2. 減少噎食風險,安全食用
建議將大顆湯圓切小塊,幫助長輩與孩童更好吞嚥。
進食時應慢慢咀嚼,避免一次吃太多,降低噎食與消化不良的風險。
3. 優化湯圓配方,製作更易消化版本
可將部分糯米粉替換為地瓜泥、紫薯泥、芋頭泥,降低黏性,提高消化吸收率。
自製湯圓時,減少內餡糖分或使用天然甜味來源,如紅棗、堅果等。
飯後適量運動,促進消化
周家琳營養師建議,食用湯圓的時間應盡量安排在白天,避免影響夜間消化。如果在晚餐後吃湯圓,建議全家一起散步活動,不僅能促進腸胃蠕動,也能增加親子互動,讓元宵佳節更加溫馨美好。
透過適量控制份量、選擇健康搭配,以及改良湯圓配方,全家大小都能安心享受這道傳統美食,歡度快樂元宵!
◎地瓜湯圓製作方法:
材料:
地瓜100克
糯米粉 60克
水20毫升
步驟:
(1)地瓜洗淨蒸熟,去皮壓成泥。
(2)將地瓜泥與糯米粉混合,慢慢加入水,揉成光滑麵團。
(3)將麵團搓成小球,放入滾水中煮至浮起即可。
(4)根據喜好搭配無糖豆漿或低糖糖水食用。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包餡湯圓吃5顆熱量爆! 營養師曝三餐「做1事」體重不破功
.4顆包餡湯圓=1碗飯! 冬至吃湯圓3種人淺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