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的稱號,尤其隨著社會高齡化和慢性病患人數增加,預估洗腎人口將會逐年增加。由於腎臟疾病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許多人在發現問題時,都已經進入晚期,甚至必須得洗腎了;因此,加強腎臟健康教育和宣導,了解預防腎臟疾病的發生,非常重要。

PART1】國人常見腎疾病

國人常見的腎臟病有哪些?本篇舉出前5大常見腎臟疾病,並逐一分析說明疾病的發生原因與症狀?以及哪些族群容易罹患這些腎臟病?

PART2】別再傷害腎臟了

急性腎衰竭開始洗腎的前3個月治療,是逆轉後續病情發展的關鍵,如果能找出造成腎功能急速惡化的原因,有機會可以脫離長期洗腎。

PART3】全方位逆轉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患一定要定期回診,讓腎臟科醫師追蹤腎臟功能,根據病患的疾病嚴重度回診的頻率不同,一般來說,第12期腎臟病者每6個月回診,第345期則是每3個月回診。

PART4】勿聽信傷腎5迷思

若是能在疾病初期,透過藥物、飲食、運動積極控制糖尿病,並且規則門診追蹤嚴密監測腎功能與尿蛋白指數,就能延緩腎功能衰退的時間。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長期斷食、兩餐隔太久恐害膽結石!1圖秒辨胃痛or膽結石 營養師教6招避免無膽
·「這些食物」吃多易長結石!1圖速看「腎結石飲食宜忌」 番薯、辣椒、紫葡萄上榜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