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就跟其他慢性病一樣,跟人種、性別或社經地位等不見得有關連。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憂鬱症期間,可能會因為治療中斷、沒有完全康復,有的時候又有突發事件而影響病情,即使有接受治療,偶爾還是會有想不開的念頭,需要特別留意。

最常見精神疾病,200萬國人有憂鬱症

「人的心臟、肝臟、腎臟、肺臟會生病,大腦也會生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蔡長哲指出,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通常被誤解為心理問題,事實上,憂鬱症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結果,也是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占5.2%、約125萬人,性別上女性比例為10.9%,是男性6.9%的1.8倍。

為什麼會罹患憂鬱症?醫學文獻顯示,憂鬱症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可能是大腦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不足,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也可能與人格特質、成長經歷、慣性思維、面對壓力的情緒反應有關,還有家族遺傳、經濟問題、身體疾病或是其他精神疾病,都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憂鬱症表現複雜,這些症狀是警訊

蔡長哲表示,憂鬱症其實是情緒生病的總稱,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的標準診斷,主要包括了重鬱症、輕鬱症及雙極性憂鬱症,患者通常伴隨憂鬱症狀及適應障礙症。

所謂的憂鬱症狀,包括:焦慮、憂鬱及躁鬱,這些情緒異常有不同的輕重程度差別,患者生理上會有疲倦、四肢無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性慾減低、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心理上可能情緒低落、容易哭泣或生氣、憂傷、沮喪、害怕、恐懼、寂寞、無助;生活上出現適應障礙,如對事物不關心、滿足感減少、失去幽默感、缺乏動力,感到挫折、自責、無望、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傾向。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的症狀也可能伴隨著睡眠問題,患者經常失眠進一步加劇了情緒問題。

蔡長哲說明,憂鬱症狀不只發生在憂鬱症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在思覺失調症或妄想症的個案,以及雙極性憂鬱症的憂鬱期,甚至酒癮個案、產後婦女,都會出現憂鬱的症狀。

憂鬱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就跟其他慢性病一樣,跟人種、性別或社經地位等不見得有關連。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憂鬱症期間,可能會因為治療中斷、沒有完全康復,有的時候又有突發事件而影響病情,即使有接受治療,偶爾還是會有想不開的念頭,需要特別留意。

最常見精神疾病,200萬國人有憂鬱症

「人的心臟、肝臟、腎臟、肺臟會生病,大腦也會生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蔡長哲指出,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通常被誤解為心理問題,事實上,憂鬱症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結果,也是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占5.2%、約125萬人,性別上女性比例為10.9%,是男性6.9%的1.8倍。

為什麼會罹患憂鬱症?醫學文獻顯示,憂鬱症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可能是大腦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不足,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也可能與人格特質、成長經歷、慣性思維、面對壓力的情緒反應有關,還有家族遺傳、經濟問題、身體疾病或是其他精神疾病,都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憂鬱症表現複雜,這些症狀是警訊

蔡長哲表示,憂鬱症其實是情緒生病的總稱,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的標準診斷,主要包括了重鬱症、輕鬱症及雙極性憂鬱症,患者通常伴隨憂鬱症狀及適應障礙症。

所謂的憂鬱症狀,包括:焦慮、憂鬱及躁鬱,這些情緒異常有不同的輕重程度差別,患者生理上會有疲倦、四肢無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性慾減低、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心理上可能情緒低落、容易哭泣或生氣、憂傷、沮喪、害怕、恐懼、寂寞、無助;生活上出現適應障礙,如對事物不關心、滿足感減少、失去幽默感、缺乏動力,感到挫折、自責、無望、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傾向。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的症狀也可能伴隨著睡眠問題,患者經常失眠進一步加劇了情緒問題。

蔡長哲說明,憂鬱症狀不只發生在憂鬱症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在思覺失調症或妄想症的個案,以及雙極性憂鬱症的憂鬱期,甚至酒癮個案、產後婦女,都會出現憂鬱的症狀。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條列「10跡象」都是失智徵兆,不是老化! 突然忘記某事但想不起來中了
·老年人「做1事」防失智、降血壓,還可以提高睡眠品質! 研究:唱歌、彈樂器也行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