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多地爆發「肺炎黴漿菌」大規模感染,造成醫院急診壅塞,台灣感染案例也有增加趨勢,抗生素使用及抗藥性問題,再度引發大眾關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示警,抗藥性細菌比例10年來已攀升超過3倍,患者住院時間增4成、致死率更上升6成,籲醫界及民眾正視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並建議可透過看診時,主動詢問醫師「3問題」,提升正確用藥認知。

抗藥性細菌感染致死率增6成 這2類族群愛注意

中國爆發「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感染疫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兒童及年輕人為黴漿菌主要侵襲對象,而常見治療肺炎黴漿菌的抗生素「日舒」,在台灣已產生6成抗藥性,若不解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恐怕未來無藥可醫的窘境就近在眼前。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說明,以目前台灣抗生素使用現況來看,近年除了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生素抗藥性略減外,主要在監測的7種細菌抗藥性都呈上升趨勢,可能造成醫師在開藥選擇上有所縮減,一旦面臨多重抗藥性,將出現無藥可選,或需合併好幾種藥來進行後續治療。他警告,抗生素沒有從源頭做好管理,抗藥性問題將更加嚴重。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統計台灣3,000位民眾對於「抗生素使用認知調查」指出,抗藥性細菌比例近10年來已攀升超過3倍,在治療費用及住院時間方面,抗藥性細菌感染者較一般感染者增加4成,致死率更上升6成,不只影響患者治療療程,更增加醫護負擔。

抗生素對身體有害應少吃? 醫曝抗生素常見4大錯誤認知

什麼時候會需要用到抗生素?中華民國診所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抗生素常用於治療細菌性感冒、泌尿道發炎、感染性肺炎、拔牙手術、婦科發炎等疾病,但有6成民眾對抗生素使用存在錯誤認知,有3成不當使用,其中以自行停藥最常發生,包括:

1、認為抗生素等於消炎藥。
2、抗生素有害身體。
3、有症狀就自行購買,或請醫師開立抗生素。
4、症狀改善後就自行停藥。

陳宏麟表示,曾遇過有位年輕人感冒服用抗生素,更把沒吃完的抗生素「分」給身邊生病的同事吃,卻忽略其藥物過敏及抗藥性風險,險導致同事休克掛急診,造成生命危險。

陳宏麟又以抗生素使用不當個案「58歲王女士」為例,她平常水喝少,尿尿出現灼熱感,就醫驗尿檢查後,診斷為泌尿道感染。醫師開立3天抗生素並囑咐回診,但她只吃了2天,症狀改善後就自行停藥也未回診,直到突發39度高燒、後腰劇痛,且尿尿更加不舒服,檢查後已惡化為急性腎盂腎炎,須住院治療。

陳宏麟提醒,民眾使用抗生素時應遵從醫囑,正確認識用藥安全,抗生素的問世是為了救命,並非害命,別貪圖一時方便而不當使用,不僅對治療無益,反讓自己陷入副作用風險當中。

開立藥物中有無抗生素? 「看診3問」正確使用抗生素

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陳宏麟呼籲,民眾在看診時,應主動詢問醫師下列「3問題」,瞭解領藥內容及服藥建議:

1、開立藥物有沒有含抗生素?
2、處方的抗生素應該服用幾天?
3、服用抗生素時應小心什麼事項?

抗生素被發明以來拯救上百萬條生命,但越來越多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已成為全球危機。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抗生素不當使用,會造成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導致臨床治療困難,更增加每年健保額外支出,影響醫療品質,目前已訂定相關監測指標,期望穩定控制抗藥性問題,讓病人有好的藥物可以治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感染黴漿菌不會鼻塞、流鼻涕!1圖揭「黴漿菌、流感、感冒差異」 緩解不適要多吃5食物
他大拇指發黑流膿...自爆「1傷口處理方式」! 醫聽完搖頭:養出超級細菌了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