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風機廠來台 設立亞太離岸風電營運中心

全球多國朝2050年,淨零減碳目標前進,台灣也跟緊腳步。政府預估離岸風機到2025年所累計的發電裝置容量,能供全台393萬戶一整年使用,對於離岸風機常遭到供電不穩定的質疑,台電解釋,台灣還有光電、火力等各種發電設備,如何調度電力,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離岸風機在台灣剛起步,政府同時要求國產化要達到60%,來台投資的國際廠商,除了得要教會台灣技術人員組裝之外,也可能暴露自己的商業機密,不過總部位在西班牙的離岸風機製造商,仍選在台灣設立亞太離岸風電營運中心。熱線追蹤採訪團隊走訪他們位在台中港的預組裝廠,一窺他們如何落實國產化政策。

風機製造商來台設廠 面臨諸多挑戰

國際風機製造商未和有興趣來台灣? 國際風機商亞太區工程營建總經理 John Colyer給出了答案:「因為台灣是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的先驅者,它是第一個真正建立非常結構化和非常完善框架的國家,來興建台灣的海上建設和實現淨零目標。」

他們的營業據點過往多以歐洲為主,如今來台灣也面臨了許多挑戰,其中一個就是國產化要求。長達81公尺的風機葉片排排放,從葉片、機艙到塔柱及海上建置等項目,政府要求要達到60%國產化的目標。而開發商和風機商等國際大廠,為了落實這項政策,除了讓台灣技術人員到國外學習,也會派國外專業人才到台灣進行指導。

但比起培訓專業人員不容易,可能讓風機商更頭痛的是涉及商業機密。

製造技術 廠商需遵守商業機密

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就是風機商本身,其實他的技術,他是競爭很激烈,所以他們對這些技術是比較保守的,所以你要讓他馬上釋放出來,對他們來講一定的困擾。」

以風機機艙來說,有直驅式發電機和齒輪式發電機,兩者相比起來,直驅式低噪音、高壽命、高效率,同時也降低運行維護成本,而當中的機艙設計、製造技術,就是商業機密之一。要這些國際廠商承擔機密洩漏的風險,落實台灣的國產化政策,台電再生能源處坦言,這取決於台灣規劃的風場裝置容量大小。

像是在2月的一場離岸風電公聽會中,歐洲在臺商務協會風力能源委員會主席楊松樾,就希望政府能釋放更多風場裝置容量。

楊松樾認為:「單一開發商設定在500到600MW容量的上限,像這樣子比較小規模的風場,比較難吸引全球的專業人才跟供應商的投入,使得專案在開發與執行上更具有挑戰,那與其設定風場的限制,在此建議可以針對開放單一風場,或單一開發商,根據其財務和技術能力,取得大於500到600MW的裝置容量。」

不過對於廠商的建議,經濟部有不同的考量,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 李君禮認為:容量上限是否限制在500MW,可以再來討論,那當時訂定上限的意義,其實就是不希望某一個很大的廠商,寡佔整個市場。

供電不只看點 還看面.結合智慧電網

為了讓台灣能夠朝非核、減碳的目標邁進,又不讓離岸風機被某一開發商壟斷,政府想破頭。但當離岸風機還在如火如荼建造,核二廠2號機在3月14日就迎來除役的的命運,讓許多人擔心,台灣未來是否迎來缺電時代。

對此經濟部能源局盤點,今年全台除了會有4座離岸風場,也還有至少6座的大型太陽光電案場會完工併網,新增裝置容量高達2GW,相當於2部核能機組。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顯示,已商轉2架離岸示範機組,在2017年5到9月的平均容量因數是22%,10到12月則是60%以上。也就是說,以今年底的4.14GW裝置容量來算的話,商轉後能提供的供電量,大約落在0.91GW到2.48GW之間,供電量的穩定度並不高。

供電穩定度不能只看點,而要看面,還得結合智慧電網,來偵測與收集各種設備的發電狀況,進行調度去供應全台所需電力,朝著非核、減碳家園邁進。然而在這個能源轉型過程中,如何顧及各方權益。是台灣從政府、企業到民眾,都必須花時間、耗心力去共同解決的難題。

 台視新聞/陳玟穎 詹宏舜  責任編輯/許馨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