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總參觀數破千萬。圖/台視新聞
台灣燈會總參觀數破千萬。圖/台視新聞

2023台灣燈會19日圓滿落幕,今年結合傳統文化及絢麗主燈秀的光影藝術盛典,吸引各國觀光客前來朝聖,總參觀數突破1000萬人,觀傳局也因應大型人流,避免南韓梨泰院憾事重演,攜手中華電信、華鉅網路三方合作,採用Beseye Skeleton-Print™ AI人體骨幹分析技術,於燈會中央展區導入「人流與容留人數分析系統」,偵測公共場域中發生跌倒、群聚等異常危險行為,即時通知人員排解狀況。

台灣燈會為台灣邊境解封後第一場國際盛會,統計總參觀數高達1000萬人以上,有突破性的成長,但面對大型活動,大眾都不希望南韓梨泰院事件再次重演,因此人流疏導、動線管制對主辦單位來說是一大重點。

台灣燈會今年突破千萬人次參觀數。圖/台視新聞

今年觀光局攜手中華電信、華鉅網路三方合作,採用Beseye Skeleton-Print™ AI人體骨幹分析技術,於燈會中央展區導入「人流與容留人數分析系統」,Beseye專精人體相關安全行為分析,過去曾協助「2020台灣設計展」人流安全控管,於大型公共場域具備豐富的導入經驗。

AI即時監控人流。圖/台視新聞

此次觀光局決定採用的主要原因,就是Beseye獨家的「Skeleton-Print™ 人體骨幹分析技術」,可於攝影機畫面中擷取近4000個特徵點,找出影像中的人體並分析其當下行為動態,進而辨識公共場域中發生跌倒、群聚等異常危險行為,即時通知人員排解狀況。

此外,相較傳統的人形辨識、人臉偵測系統,人體骨幹分析技術更能在人來人往的場域中,保持高分析精準度,即使臉部角度偏移、遮擋,也能透過特徵點解讀人體姿勢。

台灣燈會採用「AI人體骨幹分析技術」。圖/台視新聞

這次中央展區國父紀念館入口眾多,搭配人體骨幹分析技術,單一攝影機可分析距離高達30-40公尺,能有效減少現場架設之設備數量,減少建置成本的同時亦不影響燈會景觀設計。

今年觀光局導入最新AI技術,當展區容留人數達九成時,就會啟動人流控管園區只出不進,於展期間提供民眾更安全、優良的觀展體驗,未來以AI自動化管理場域安全,其高效率預計會帶來廣泛的應用。

責任編輯/張碧珊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