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遷忽冷忽熱雞隻難以適應,讓雞蛋產量減少供需失衡
  • 國外禽流感疫情嚴重,種雞進口時間延後只能靠老母雞苦撐
  • 台灣養雞場走到轉型交叉口,雞農高齡化難以加速產業升級

台灣蛋價從去年開始屢創新高,高蛋價背後原因,其實和產蛋率下降、原物料成本大漲以及禽流感疫情有關。根據中央畜產會資料,蛋雞飼料,從2020年疫情爆發後,就不斷水漲船高,每公斤從12.23元一路走揚,到了2022年年底,每公斤甚至已經來到16.35元。另外氣溫變化太大,連帶讓蛋雞產蛋率下滑,加上禽流感疫情,情況嚴重時,一天的缺蛋量可達200多萬顆,養雞傳產現在恐怕得加速轉型,才能維持供蛋穩定,但台灣雞場以小農居多,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供需失衡缺蛋危機 氣候變遷衝擊雞蛋產量

台灣從2022年開始,全台爆發缺蛋危機,情況嚴重時,一天的缺蛋量可達200多萬顆,量少自然價揚,但缺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氣候變遷衝擊,讓蛋雞耗損率提高,雞蛋產量跟著減少,供需失衡下,自然反映在物價上,另外國際動盪情勢,也衝擊飼料進口價格,原物料狂漲,導致養雞戶成本大增。

根據中央畜產會資料,蛋雞飼料產地價,從2020年疫情爆發後,就不斷水漲船高,每公斤從12.23元,一路走揚,飆破13、14元,到了2022年年底,每公斤甚至已經來到16.35元,以飼養5萬隻蛋雞的雞場來說,光是飼料費,疫情前後每個月就差了近62萬。雞蛋產量減少,飼料價格增加,雙重夾擊下,產地端的雞蛋價格,從2020年,每公斤平均僅43.7元,到了2021年,已經站上46.2元,進入2022年,更是一路狂飆,尤其在最熱的8、9月分,產量更低的情形下,蛋價一公斤喊到70.8元,產地如此,零售端當然也產生連鎖反應,每公斤一度賣到87元。

追缺蛋真相 禽流感疫情種雞進口被迫延後

沒蛋可賣,蛋行也無奈,怎麼解決眼前困境,增加養雞量過去是種解方,偏偏國外禽流感疫情嚴重,台灣種雞又全仰賴進口,種雞進口時間被迫延後,環環相扣下,不少雞場只能靠老母雞苦撐,能產多少是多少;一般來說,蛋雞在66週時,會進行第一次換羽,也就是以禁食方式,讓母雞賀爾蒙改變,重新恢復生蛋效率,待雞長成至92週時,進行第二次,隨後就會將老母雞汰換,送往屠宰場,但倘若源頭供給量不足,不少雞場還是只能讓這群老母雞,繼續換羽維持生計。

對於鬧雞荒,農委會是拿出數據闢謠,2019年,台灣進口的蛋種雞有26萬多隻,2020年因為疫情,市場需求減少,進口量跟著調降,但從2021年開始又逐步增加, 2022年,進口數更增加到29萬多隻,產量正努力拉高中。此外,高蛋價點出的核心問題還有一項,禽流感。

2022年蛋價高漲的原因之一,就是禽流感來襲,由於過去禽流感大多以土雞為主,但2022年蛋雞場確診率,卻是5年來最高,在一旦確診,就全面撲殺的圍堵政策下,雞蛋產量大幅下滑,確診雞場,半徑3公里內的養雞場,也將全被匡列,這樣的生態下學者質疑,養雞戶上報確診禽流感的狀況,恐怕只是疫病下的冰山一角,就怕蛋農擔心血本無歸,染病不敢通報,讓禽流感疫情難以真的清零。

雞農高齡化及雞舍補助限制 傳產轉型困難

台灣養雞場,目前仍沒有整批雞,一起入場,一起淘汰的統進、統出概念,混齡飼養下,不只雞隻感染禽流感後,病毒容易留在雞舍,母雞也無法發揮最大生產率;高蛋價啟示錄,是台灣養雞場走到了轉型與否的十字路口,傳統式的雞舍,因為半開放式,疫病較容易入侵,環境也相對髒亂,而現代化的水簾式廠房,全密閉空間,不只能讓雞場全年恆溫,更能阻絕候鳥等禽病侵入,但這樣的廠房,目前卻僅占全台蛋雞場的4.6%。

轉型談何容易,就算農委會有提供給低利貸款,針對廠房設備更新,也有補助額度,但在台灣近7成雞舍,都是飼養3萬隻以下蛋雞的小農戶來說,蓋一棟上千萬的廠房,補助卻有100萬的上限,有如九牛一毛。加上少有新血投入養雞傳產,雞農高齡化,都是難以加速產業升級的困境,如何擺脫窘境,不再讓蛋價陷入惡性循環,相關單位或許得有更全面性的規劃。

 台視新聞/陳詩雨 林松斌  責任編輯/蔡彤立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