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發現在慢性病患者當中,肥胖者死亡率較低。圖/台視新聞
醫生發現在慢性病患者當中,肥胖者死亡率較低。圖/台視新聞

體重過重就一定比較不健康嗎? 有學者指出,在慢性病患者中,肥胖族群的死亡率,反而比體重較輕的族群還要低,這個奇特的現象被稱為「肥胖悖論」。國內醫師也指出,WHO判定肥胖的方法,是計算「BMI身體質量指數」,但不少BMI較低的人,內臟脂肪含量反而偏高,因此不要太專注於體重,胖不一定有害,肥才是問題的癥結。

慢性病患者「肥胖悖論」! 「厚片族」死亡率反偏低

許多研究指出,肥胖會提高慢性病的發生率,進而影響死亡機率,但前心臟加護病房主任醫師謝安民卻發現,在已罹患慢性病的族群中,超重或是肥胖患者的死亡率,反而比體重過輕或正常的病人還要低,這個顛覆一般人觀念的看法,也被稱作 「肥胖悖論」。

臺安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毅欣表示,這些慢性病的起源,主要還是跟基因有著百分之六七十的關係,而「肥胖悖論」大概跟基因,比較有相關聯性。另外,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級醫師蔡世澤也說明,肥胖牽扯到的是脂肪集中的位置,肚子與周邊都有所不同。

「肥胖悖論」顛覆了一般人的觀念。圖/台視新聞

「BMI值高」不一定有害 醫:內臟脂肪多才危險

醫師進一步表示,之所以會出現肥胖論,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用BMI身體質量指數,當做衡量肥胖程度的簡易指標,但其實BMI值無法評估「體脂肪」分佈。

其中,若是腹部的內臟脂肪多,將會影響代謝,會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以及血糖升高,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跟糖尿病的風險。

腹部脂肪多將會導致患病風險增加。圖/台視新聞

腹部內臟脂肪不利健康 醫師教「量腰圍」輕鬆測

醫師林毅欣說明,「腰圍比較粗的人,像是男生超過九十公分,女生超過八十公分以上的標準,體脂肪率就相對較高。」同時也建議,「量腰圍」是測量腹部脂肪簡單便利的好方法,控制體重很重要,但「體脂肪」多寡才是影響健康的核心要素。

量腰圍是測量腹部脂肪簡單便利的好方法。圖/台視新聞

台北/陳酈亭、甘而棣 責任編輯/曾以馨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