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無論是認真工作的「你」或是趁著好天氣上山下海的「你」,都要小心別中暑!當人體處於炎熱環境過久或是身體喪失正常散熱機制,就可能造成熱傷害。
同樣是熱傷害 依嚴重程度而有不同
▸熱痙攣(Heat cramps):若長時間在高濕熱環境下活動流汗,補充過多的開水卻忘了補充電解質,使身體電解質流失且不平衡,進而出現肌肉痙攣、抽筋疼痛,甚至嘔吐等症狀。
▸熱暈厥(Heat syncope):當在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時,身體為了散熱使皮膚和血管擴張,當血液因久站而回流不順就可能使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等症狀。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當人體大量流汗又未能及時補充足夠之水分和電解質,就容易導致血液循環衰竭,可能的症狀有大量出汗、身體無力、頭暈、頭痛、血壓降低等,嚴重時容易演變為中暑。
▸熱中暑(Heat stroke):可細分為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與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傳統型多半發生在對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較差的族群,如老人、小孩及慢性病患者;勞動行多半發生在需長期於高溫高熱環境中活動者,如勞工、農夫與運動員,因此也可稱為運動型中暑。中暑時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患者除意識不清外體溫甚至超過40°C,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甚至是死亡。
遇到熱傷害怎麼辦? 緊急處理5步驟
遭遇熱傷害該怎麼辦?大家熟知燙傷有5步驟,中暑也有。
▸陰涼:盡快至陰涼處休息,避免太陽直射。
▸脫衣:脫去多餘衣物,讓身體維持舒適。
▸散熱: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或敷冰毛巾在頸部、腋下等處。
▸補水、補電解質:若意識清楚,協助患者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送醫:若情況嚴重,不要猶豫盡速送醫!
吃對東西 別讓熱傷害找上你
實際上,防範熱中暑除了不要在中午出門、盡量在陰涼處工作以及補充水分以外,吃對東西也有幫助!2020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疲勞性熱中暑(EH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徵狀,它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其中它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影響身體血流,導致神經、器官壞死。
我們的腸道當中存在很多神經叢及免疫細胞,在身體處於熱中暑的狀況,所以在血流降低的情況很容易使腸道蠕動下降,並且使腸道細胞受傷,造成腸道的屏障受損,此時免疫反應被激發,且也影響到腸道細菌增生並且轉移到肝臟,就會使人有發燒、嚴重者會導致凝血異常、器官衰竭等症狀。
營養師廖婉如建議,平時可多攝取「槲皮素」類黃酮含量豐富植化素,已經被研究證實可以維持腸道屏障的健康,並且他也算是血管舒張因子,降低血管壓力,有助於降低熱中暑後的發炎反應。通常它存在新鮮的蔬果當中。另一個是「益生菌」因研究指出日常好菌的補充也是維持腸道健康重要的關鍵因素;可以吃優格、泡菜補充好菌。但有很多人容易忽略「益生質」,這是為益生菌的食物,它能使好菌營養並定殖在我們的腸道。
最後,營養師何埻安也提到,萬一中暑後,建議補充運動飲料等電解質飲品,可以維持住身體水分,也能補充體力;此外,瓜胺酸,能夠幫助一氧化氮生成,舒張血流,不破壞腸道屏障,下降發炎反應。而富含瓜胺酸的食材有西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熱昏頭!流不出汗要小心 營養師公開「4杯防中暑飲料」:降體溫有感
·熱翻!營養師公開「超解暑9食物」 透心涼還拉很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