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鳳梨釋迦正值產期,去年九月中國禁止進口,失去了對岸市場,鳳梨釋迦產量過剩達37萬箱,政府要求國營事業全部埋單,吃下2億元的產銷缺口,台電、中油各買5千箱,引發基層員工反彈。國營會澄清當中有誤會,國營事業認購機制行之有年,都是員工自發性購買,農糧署也強調「從來沒有發公文強迫國營事業認購」。

強迫認購37萬箱鳳梨釋迦 藍委批「國營事業是印鈔機?」

去年九月中國片面宣布禁止我國釋迦進口,如今到了台灣鳳梨釋迦產期,面臨生產過剩危機,產銷缺口達37萬箱,2千2百公噸,市價約2億元,傳出政府要求國營事業全部買單。

對此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怒批,「國營事業這麼好用喔?國營事業是怎樣,有製鈔機嗎?還是國營事業是聚寶盆,錢花不完,那都我們的錢欸」。

國營事業被迫金援? 綠委:刻意放大炒作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緩頰,「可能是誤傳,甚至是大家故意把話題放大,我們鼓勵國營單位買我們的農產品,從過去到現在都有的(制度)」。

傳出國營事業至少得吃下3萬箱,中油、台電首波就各買了5千箱,公股行庫也有「認購責任」,至少要買超過2萬箱,還不只釋迦,未來鳳梨、芒果等,國營事業依然得被迫金援,引發基層員工反彈,批評是史上最誇張農產品採購案。

對此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我們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公文要國營企業購買,農委會沒有管國營企業,所以農委會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權力」,他強調農糧署只有1/6的時候,發一個文給全台民營企業和國營企業,「我們是用謙卑懇求的心態」。

認購機制行之有年 國營會:不強迫員工購買

而國營會發言人胡文中表示,「我們沒有說一定要全部買單,因為正好是到了年節,有些事業需要餽贈一些鄉里,有的事業可要贈送給員工,鼓勵各事業都能優先採購鳳梨釋迦,不是強制」。

澄清國營機構認購國產水果是員工自發性採購,只是外銷變內銷,農委會「優先採購」建議,給了外界想像空間。

台北/呂欣玫、楊岳達 責任編輯/林均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