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推測隔兩天用餐仍確診的可能原因。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醫師推測隔兩天用餐仍確診的可能原因。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染疫銀行行員在中壢中山店西堤餐廳尾牙聚餐,引發群聚感染。16號新增的確診個案中,用餐時間及座位區域曝光,但仔細追蹤後引發外界很好奇,為什麼只有1月7日和9日的用餐客人確診,偏偏跳過1月8日?有醫師認為,8號有個案還沒被發現,必須擴大匡列採檢,也有專家推測,包括飛沫、餐廳密閉空間的氣溶膠傳播或環境汙染都有可能,不應以「人」為匡列對象,而是要以「地理範圍」來處理,針對桃機、銀行、餐廳等一到兩公里來匡列,加強採檢和消毒。

隔2天去西堤用餐仍染疫?醫曝最有可能感染源

中壢中山店的西堤餐廳傳播鏈持續擴大,確診客人用餐時間及區域曝光,但仔細追蹤1/7用餐的顧客座位,銀行行員尾牙聚餐在左邊包廂,另外旁邊有一家7口聚餐,兩幼童確診,還有一對電子廠的情侶染疫,用餐座位也在附近。

再看看1/9,隔了兩天,同一個座位,有獨自來用餐的民眾也確診,右側座位一家11口聚餐,夫妻也染疫。外界好奇,怎麼只有1/7號和9號的用餐客人確診,偏偏跳過1/8?

西堤餐廳用餐位置圖。圖/台視新聞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8號用餐的客人也有可能感染,但是新冠病毒的傳染、發病率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可能有一些潛伏感染的病人沒有被確診到,建議那段時間去的客人,最好都去做篩檢。」

西堤鏈觀察期 專家「從1/7往後推算兩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也認為,不排除8號有個案還沒被發現,須擴大匡列採檢,因為 桌面、廁所內,手部會接觸的地方,像是門把、水龍頭等都有傳播病毒的可能,而確診服務生也不能排除是感染途徑,「應該從1/7開始為起點,往後推算兩週,是關鍵觀察期」。

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這位確診個案8號病毒量可能還沒那麼高,然後9號才傳出去,因此可以從餐廳工讀生的發病日1/9,來推算可能的傳播方式。

「不應再以人為匡列」 專家建議改以地理範圍

該如何防堵餐廳傳播鏈再擴大?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不應該再以「人」為匡列對象,建議改以「地理範圍」為主,針對桃機、銀行、餐廳,1至2公里內的範圍進行匡列,同時加強採檢和消毒,才能夠跑在病毒前面,阻斷疫情傳播。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吳苡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