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3大可能造成研究員染疫的關鍵原因。示意圖,畫面非當事人/台視新聞
專家提出3大可能造成研究員染疫的關鍵原因。示意圖,畫面非當事人/台視新聞

台灣昨(9)日新增一例本土個案,一名中研院研究員在P3實驗室內染疫,究竟是哪個環節出問題,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可能是研究員穿脫防護衣時遭感染,同樣在P3實驗室內進行研究的長庚檢驗醫學部博士提出3大關鍵,她提到,P3實驗等級屬於「超高風險」,任何一個防護步驟都不能輕忽,包含是否有落實防護衣的穿脫、當時有幾個人進行實驗操作,以及是否有做好研究員被咬傷出現暴露性傷口時的通報。

落實防護衣穿脫SOP 手套須有兩層防護

研究員全副武裝,防護衣、口罩、面罩包緊緊才能進出實驗室,尤其P3實驗等級是超高風險,防護措施不得輕忽,但這次中研院研究員在實驗室內染疫哪個環節出問題,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黃瓊瑰提出3大關鍵。

第一是嚴格落實防護衣穿脫SOP,尤其手套穿戴必須要有兩層防護,進入實驗室前也要經過兩道消毒程序,黃瓊瑰說明,會非常著重在研究員完成實驗後,脫除PPE的流程,最後研究員手上不能有沾黏,考試時也會再確認PPE穿戴的完整性。

實驗不可單獨進行!2人2道消毒程序才可進入

第二是當時在實驗室進行實驗的人數,實驗過程不允許單獨進行,嚴格規定2個人一組進行,黃瓊瑰指出,國內外正規的P3實驗室流程,是2人為一組團隊,基本上同時間只會允許一個團隊進去實驗室。

而實驗室採取高規格,要求入口必須與一般通道隔離,設有高壓蒸氣滅菌器,實驗室排氣經高效率過濾網且不可循環,只准從室外往室內吹,而實驗時間以4小時為上限,全程16支監視器監控,結束消毒靜置30分鐘後才能重新運作。

研究員遭咬傷 夥伴應啟動通報程序

由於設備非常嚴謹,黃瓊瑰指出,第三個關鍵則是人有沒有遵守SOP,研究員遭咬傷後,是否有落實咬傷通報,她說明,只要研究員有扎傷的疑慮,都會暫時停止實驗,另外研究員的夥伴要啟動通報程序。

從防護衣的穿脫,到實驗操作人員是否落實兩人一組,以及遭咬傷通報究竟有沒有做好,都成了本土破功的關鍵漏洞。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林湘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