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AZ疫苗保護有限 醫護態度觀望中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完成第一批抵台的牛津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以目前時程來看,AZ疫苗3月初來台,估算兩劑順利施打完畢,國內最快大約6月左右,疫苗開始產生保護力。不過,國際上卻傳出有接種者,似乎出現明顯副作用,對此指揮中心強調會「停、看、聽」。而在這樣的疑慮之下,被列為優先施打對象的醫護人員,傳出對於牛津AZ疫苗的注射意願,恐怕不是很高。
首批牛津AZ疫苗,最快3月中旬左右,即可開打第一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牛津AZ疫苗兩劑之間需要間隔8週,保護效力會比較好,也就是隔兩個月,大約5月第2週開打第二劑,接種第二劑完成之後的22天產生免疫力,預估國內最快在6月,疫苗就可以開始產生保護力。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用流行病學最傳統的方法去算,你要打到66%左右的人口是有保護力 ,不是有打而已,就是說66%的人口,產生保護力抗體的時候,這個病就不太能夠傳,所以注射率大概要打到75%。」
目前台灣疫苗採購量,大約在3000萬劑到4500萬劑,透過三種管道取得。分別是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平台,分配到的476萬劑,其中20萬劑是牛津AZ疫苗,另外,自行向藥廠購買的1000萬劑牛津AZ疫苗,以及505萬劑莫德納疫苗,再加上原本破局,後來承諾會提供的輝瑞BNT500萬劑,最後是國產疫苗約2000萬劑。
綜觀目前3支普遍獲各國使用的疫苗,莫德納與輝瑞BNT三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達到94%到95%,牛津AZ疫苗的整體保護力平均約70%,臨床試驗中發現,隨著兩劑之間接種時間不同,相隔8週以上,防護力可提高到90%,3支疫苗對於重症防範效果都不錯。至於副作用部分,3家藥廠所公布的報告中,只有少數病人出現疲累無力頭痛等副作用,嚴重副作用的發生率甚低。
前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教授張南驥:「牛津AZ疫苗它有兩個步驟,一個是進到核作成mRNA(信使核糖核酸),然後再變成蛋白質Spike Protein棘蛋白,然後這個細胞再被我們免疫系統看到,所以它有兩段,這個兩段的中間,成功的比率就會下降,而莫德納則是非常簡單,它是本來就是RNA的小分子,所以它產生免疫反應一定比較低。」
台灣未強制施打新冠疫苗 可多觀察斟酌
雖然嚴重副作用發生率偏低,不過,在歐洲有好幾個國家,相繼傳出醫護人員接種牛津AZ疫苗之後,出現發高燒、頭痛等副作用,對此指揮中心表示,會持續關注國外相關做法和數據,只是被列為優先接種的醫護人員,對首批的牛津AZ疫苗,持保留態度。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第一批怎麼分配我們也不知道,我們這種在醫學中心在台北市的,算不算最優先,這個也不清楚,大部分人都是先登記,以後看你配到那一支疫苗,再來看看這樣子。」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我們還是會傾向有疫苗就趕快先打,我自己雖然替醫護人員表達心聲,但是我很有可能是牛津AZ來,我還是照樣就打了,打這個其實也是給大家信心。」
台灣確定採購的疫苗,輝瑞BNT是mRNA疫苗,需要-70°C保存,莫德納需要-20°C保存,牛津AZ疫苗屬於載體疫苗,一般冰箱2到8°C保存即可。因此,像輝瑞BNT莫德納,得在有-70°C冰箱的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去施打,牛津AZ疫苗則可能在基層診所或衛生所接種。相較於國外,目前台灣疫情穩定,施打疫苗時程較晚,而且也沒有強迫全民施打,有時間可以觀察斟酌。
記者/張禕呈 周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