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6月至9月台灣輸出的確診個案就有38人,其中25人都在菲律賓驗出
  • 有專家認為,出現輸出病例時,台灣因《國際衛生條例》而獲通報,再進行相關匡列。反覆過成又要花費更多成本,因此建議出境應有篩檢機制。

從台灣出境到他國被篩檢出新冠病毒陽性,這種「台灣輸出」個案,23日一口氣增加19例,從今年6月至今,已累計38人,其中在菲律賓就高達25人。專家認為,菲律賓驗出這麼多來自台灣的陽性個案,可能與當地檢驗品質有關,無奈的是,菲律賓這些驗出來自台灣的感染者,又是經由《國際衛生條例》向我國通報,政府只好當作國內確實有感染源存在,進行相關的匡列,又要花費更多成本,因此建議出境應有篩檢機制。

再爆社區隱憂? 「台灣輸出」確診高達38人

返台旅客入境得經過重重關卡,指揮中心在機場為「本土0確診」築起邊境防疫城牆,不過相反的,從台灣出境被篩檢出武漢肺炎(新冠病毒,COVID-19)陽性個案23日卻激增19例,台灣是否有潛伏社區感染的隱憂再度浮現。

國民黨今(26)日特別召開記者會,檢討台灣現行防疫制度,認為從6月至9月台灣輸出的確診個案有38人,其中25人都在菲律賓驗出,若沒有出境普篩,台灣就像挨了悶棍,無法還手。

國際通報再匡列 台灣疫調花費恐耗高成本

雖然指揮中心強調,針對所有在出境時實施篩檢政策,都合乎國際標準,至於菲國比例最高,可能與當地的檢驗品質有關。但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台灣現行防疫制度得等到他國通報再匡列的被動方式,不僅無法確認其他國家檢測的準確度,疫調花費的成本也比較高,與其如此不如改為自己先篩檢,改採出境篩檢,更知己知彼。

台北/張元春、林秉洲 責任編輯/鍾孟軒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