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了,為何一定要穿三層衣服?為什麼要穿「漸層式」保暖衣物?光穿厚外套,不行嗎?

漸層式保暖法穿搭方式?

重症醫師黃軒說明,漸層式保暖法(Layering System)是以多層穿搭來提高保暖效果,透過調整「不同材質與不同層次」,在身體周圍創造保暖空氣層,以減少熱量流失並應對不同環境變化。主要分為三層,且衣服三層要穿對順序,順序不對容易失溫的。

1、基礎層(Base Layer)—— 吸濕排汗

作用:負責吸濕排汗,保持皮膚乾爽,避免汗水降低體溫。

選擇:合身、快乾的材質(如排汗衣、羊毛、聚酯纖維),避免棉質(吸水但不易乾)。

2、中間層(Mid Layer)—— 保暖隔熱

作用:提供保暖效果,將身體產生的熱量鎖住。

選擇:抓絨(Fleece)、羽絨(Down)、羊毛(Wool),這些材質可以有效形成保暖空氣層。

3、外層(Outer Layer)—— 防風防水

作用:阻擋冷風、雨水,防止外部環境影響內部保暖。

選擇:防風防水材質(如Gore-Tex、防潑水夾克),確保透氣性,避免內層濕氣累積。

漸層式保暖的原理?

1、保暖空氣層:衣服與身體之間的空氣層可作為熱絕緣體,減少熱量流失

2、防止汗水降低體溫:基礎層負責排汗,避免汗水蒸發時帶走大量熱能(汗水蒸發會使體溫下降)

3、適應環境變化:多層穿搭讓你能夠依天氣調整衣物,靈活適應不同溫度。

如何計算提升保溫效率?

保暖效果通常可透過衣物熱阻(CLO 值)來衡量,公式如下:1 CLO = Rct / 0.155

黃軒解釋,CLO 是英文單字"CLOTHES "的縮寫;熱阻值(Resistance to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Rct);CLO值(Clothing Insulation)是衡量織物保暖性能的指標,用來表示衣物或寢具在特定條件下所能提供的保暖程度。其定義為「在室溫21°C、相對濕度50%、空氣流速不超過10 cm/s的環境下,一位成人靜坐並感到舒適時,所需的保暖程度即為1 CLO。」不同衣物的CLO值參考:

.夏季T恤:約 0.1 CLO

.羊毛毛衣:約 0.3 CLO

.厚羽絨外套:約 0.7–1.0 CLO

.全套冬季裝備(多層穿搭):可達 2.0–4.0 CLO

提升保暖效率的計算方式?

總體Clo值 = 每層衣物的Clo值相加。例如:內層(Base Layer):排汗衣 0.2 CLO、中層(Mid Layer):羊毛衣 0.3 CLO + 抓絨外套 0.5 CLO、外層(Outer Layer):防風外套 0.4 CLO。總體CLO值=0.2 + 0.3 + 0.5 + 0.4 = 1.4 CLO(大於1的CLO值)。

若要進一步提升保暖效率,可透過增加中層保暖材質(如羽絨)或提高外層防風能力來減少熱量流失。

如何提升保暖效率?

黃軒表示,CLO 值是一個衡量衣物保暖程度的標準,數值越高,保暖效果越好。透過疊加 CLO 值,可以調整穿衣層次,應對不同天氣狀況。漸層式穿搭方法,我們可以有效提升身體的保溫效率,讓你在寒冷環境中保持溫暖!你的身體才不會失溫,因為「失溫就會容易猝死」!

1、使用漸層式穿搭,靈活調整保暖層數。

2、選擇適合材質(基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防水)。

3、計算CLO值,確保整體衣物的熱阻足夠應對低溫環境。

4、避免棉質內衣,因為棉質吸汗但不易乾,可能導致失溫。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多數都用錯!暖暖包「搓到發熱放口袋」? 專家認證「放1部位」全身熱
·天冷騎機車「這樣穿」最保暖!專家認證 不少人常忘1事害體溫速降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