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疫情大爆發,有診所醫師指出,近期門診有三分之一患者是感染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初期症狀跟部分流感病患症狀類似。疾管署也指出,現在流行的諾羅病毒株已有8年未在國內流行,恐怕有基因重組變異,因多數民眾無免疫力,容易釀成腹瀉群聚事件。
感染諾羅病患多 疾管署:病毒株恐有變異
日前諾羅群聚疫情接續發生,小兒科醫師陳敬倫在臉書發文示警,最近門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患是感染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緊接在後才是流感病患。
而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症狀雖然以吐為主,但常常剛開始也會出現頭痛、發燒、肌肉痠痛,跟部分流感病患剛發病的症狀有點類似。
疾管署發現,從2024年起諾羅病毒流行株從過去的GII.4轉變為GII.17,與2015至2016年國內2波大流行期間的病毒株相同,但由於GII.17病毒株已經8年未在國內流行,恐怕有基因重組變異。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建賢分析,「只要手去接觸到病人接觸過的東西,或者甚至於在旁邊吸到飛沫,都有可能被傳染。看起來病毒傳染力似乎比以往又要高一些,或是說散播能力比較廣泛一點。」
春節腹瀉急診創5年高 醫師:避免生食、多洗手
另外疾管署統計春節期間急診腹瀉門診,就診人次高達24.2萬,已經創下近5年新高,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又容易變異,醫師建議可少吃生食、多洗手,降低感染風險。
台北/陳酈亭、余苓瑀 責任編輯/洪季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