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楊聰財表示,「有毒情緒」通常指的是對個人及他人產生負面影響的強烈情緒,例如:極度的憤怒、憂鬱、焦慮等,可能對心理及生理健康產生影響,同時也可能對人際關係、工作及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10大有毒情緒

1.憤怒:過度或無法控制的憤怒,可能對個人及周圍的人造成傷害,甚至引發暴力或敵對行為。

2.嫉妒:不健康的嫉妒心,可能導致負面情緒,也會破壞人際關係,同時阻礙個人心理健康的發展。

3.憂慮:長期的焦慮可能對身體及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妨礙到日常生活及工作。

4.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可能導致憂鬱,同時對人際關係及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5.傷心:長期的沮喪及悲傷可能導致憂鬱,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及工作表現。

6.厭惡:過度的厭惡可能導致冷漠及孤立,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7.挫折感:持續的挫折感可能引發憤怒及無助感,同時影響個人的情緒穩定性。

8.恐懼:過度或無法控制的恐懼,可能導致焦慮症、恐慌症,降低與人互動的意願,也會降低生活品質。

9.悲觀主義:過度的悲觀主義將難以看到希望及機會。可能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容易有憂鬱傾向。

10.怨恨:長期的怨恨可能對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

有毒情緒,傷害全身器官

楊聰財強調,有毒情緒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可能傷害全身各大器官,容易降低免疫力、睡眠品質,進而影響內分泌、消化功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機率。

1.心血管問題

持續的壓力及憂鬱、焦慮,都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增加高血壓及心臟病的風險;長期的負面情緒,會使心臟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進而損害心臟健康。

2.免疫系統受損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狀態下,可能使免疫系統受損,免疫力低下而抑制免疫細胞清除病毒及細菌的能力,而增加生病的風險。

3.腸胃不適

消化系統問題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可能導致胃酸分泌異常,進而影響消化過程,例如:消化不良、胃脹、胃痛、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引起腸躁症,出現腹瀉、便祕等腸胃不適問題等。

4.睡眠問題

負面情緒可能導致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下降,甚至失眠,可能造成身體無法充分休息,使生理機能無法正常運作,進一步影響身體修復能力及免疫力下降。

5.內分泌失調

壓力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內分泌系統是由許多腺體組成,例如:甲狀腺、腎上腺、胰臟、下視丘、腦下垂體等,各器官的機能運作,會影響新陳代謝及免疫功能;舉例來說,甲狀腺功能異常,容易出汗、心悸、疲勞、全身無力。

6.慢性病風險增加

有研究顯示,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人,可能更容易身體慢性發炎,而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

7.心理健康問題

長期的負面情緒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持續的毒性情緒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症、焦慮症等,而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相互關聯;有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1.5倍。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開車前「服用這些藥」 事故發生率激增!1圖看 降壓藥、止痛藥上榜
·塞車用薄荷棒提神醒腦!藥師曝「NG用法」恐害癲癇、氣喘 尤其2類人千萬別用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