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國民健康署補助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民眾,每21次「定量免疫糞便潛血檢查」(又稱腸癌篩檢),主要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由於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並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疑似大腸癌的個案。

儘管糞便潛血檢查對於大腸癌敏感度可高達80%,但因為有些腺瘤(大腸癌的癌前病變)與早期癌可能因為只有輕微出血未被糞便潛血檢查偵測到,因此必須每兩年做一次,經過反覆篩檢可避免重要病灶被遺漏,有新的病灶就可立即發現。

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早期癌(第0-1期)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並及早確診治療!

本文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網站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全球每5人就有1人得癌症!WHO公布「9種自救方法」降風險 避免陽曬入列
·「什麼症狀都沒有」卻罹癌? 「身體6大意想不到警訊」曝:盜汗、皮膚癢上榜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