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腰部痠痛,這是許多民眾的老毛病,除了就醫復健,不少人習慣使用貼痠痛藥布,但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黃彥儒藥師提醒,千萬不可不要貼太久,甚至貼著貼著就睡覺,一半長期壓迫,加上局部悶熱,就容易引發皮膚過敏,類似尿布疹,紅腫癢痛。此外,長期使用,甚至可能造成肝腎負擔。

痠痛貼布可分3類 小孩使用前先看成分 

復健醫學會調查,國人每月平均使用6片藥布,每年總使用量高達4億3800萬片。黃彥儒表示,市售痠痛貼布種類繁多,可分3大類:

1.含有消炎止痛成分(如Diclofenac 或 Indomethacin)的貼布,適合用於紅、腫、熱、痛等症狀。

2.含有辣椒膏成分(Capsaicin )貼布,可使神經元脫敏感,減少痛覺的熱感貼布。

3.含有甲基水楊酸、薄荷等成分,提供短暫清涼效果,能暫時減輕疼痛的涼感貼布。

一般來說,合理的使用量為成人1天是2至3片,1次使用1片,1片貼4至6小時就要取下,以免在皮膚附著過久,產生過敏現象。孩童因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使用貼布應選擇成分較單純,且依體重使用劑量比例為原則。

黃彥儒提醒,許多人習慣睡覺前使用痠痛貼布,如果貼在頸部、背部,又睡著了,因長時間壓著,起床後可能皮膚發紅、搔癢,有如「尿布疹」過敏反應。

痠痛貼布如何使用? 專家提出5大建議

「痠痛貼布不可過度貼用,應該注意劑量。」黃彥儒表示,有些民眾大面積或多處痠痛時,常選擇口服止痛藥或消炎止痛藥來緩解,或是將1片貼布剪成多等分,貼在不同痠痛部位,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超過總量。

一般建議,同時使用口服藥與貼布,應選擇含不同成分的藥品,例如口服藥選擇主要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止痛藥,搭配含有Indomethacin消炎成分的貼布,可避免同一成分累積過量,造成身體負擔。至於該如何正確使用痠痛貼布?黃彥儒提出5大建議:

1.使用貼布超過一週沒效果應找專業醫師、藥師諮詢。

2.如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

3.開放性傷口不要貼,避免引起感染。

4.平時有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民眾,需留意與貼布的成分是否重複。

5.依照痠痛原因,選擇貼布成分。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貼痠痛藥布過敏紅腫癢怎辦? 醫授「急救5招」有效舒緩:有水泡千萬別刺破
·退燒、肌肉痠痛都可能用到!「1常見消炎止痛藥」列藥害救濟前5名 不良反應曝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