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潟湖淤積影響蚵田面積,蚵農尋應變之道
  • 消失中的潟湖,養蚵產業的明天何去何從

台南的鹽分地帶七股,隨處可見漁船、漁塭和蚵殼勾勒出的漁村風情,二十多年前也興起了觀光竹筏產業,遊客除了遊賞潟湖、體驗海上採蚵,還能直接大啖現採鮮蚵,是許多饕客的最愛。七股位列台灣四大產蚵區之一,由於當地潟湖水域深淺不一,也發展出不同的養蚵方式,但近年潟湖淤積問題嚴峻,影響牡蠣附苗,許多淺灘蚵田只能廢棄,蚵農也觀察到牡蠣附苗時間相較三十年前,晚了將近一個月,七股養蚵觀光事業還有未來嗎?

潟湖淤積 蚵田面積縮

乘坐的膠筏拖曳出長長的船尾浪,排開的水從航道上漫溢到二旁淺灘蚵田,冬季1月底的上午,七股潟湖正處於一天當中的低潮,三代在這裡養蚵的船長林明德帶我們出海,在這片水域遭逢低潮的時候,淤積情況也看得最清楚。靠水色就能分辨出水澤的深淺,這是林明德這個漁家子弟畢生累積來的經驗,他解釋,依照深淺,漁民發展出不同的養蚵方式,水最淺的區域利用倒棚式蚵架,將蚵架插入灘地內,平掛牡蠣於蚵棚,牡蠣會隨著潮汐漲退,裸露或沒入水中;第二種立架式的蚵架,是將竹棍立於乾潮水位30公分至1公尺的潮溝區域,以垂掛的方式養蚵;而水深的區域,則是以浮力物支撐蚵架浮於水面,垂掛牡蠣入水,因此牡蠣不受潮汐影響,終年都在水中生長。

我們駕駛的膠筏從海寮碼頭出發,一路前往七股潟湖的濱外沙洲網仔寮汕方向,從碼頭附近的空拍畫面就可以發現,在淡青色的區域就是水淺的淤積處,而淤積陸化越嚴重的區域,潮汐水流的流量也越少,就更難將泥沙帶出,更加速了汐湖陸化,而蚵田也就逐步流失,而像這種浮架式的蚵棚,則較能倖免於難。浮架式的蚵棚大多在水深2公尺、3公尺以上的深水區,而由於牡蠣屬於濾食性生物,這種的養蚵方式讓牡蠣終年都能在水下不間斷覓食,養出來的肉質肥美碩大,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是蚵農不得不的應變之道。

消失中的潟湖 養蚵產業的下一步

根據漁業署統計,台南的海面養蚵面積,從民國100年的2803公頃,十年間逐年遞減,直到民國109年才又回升到2382公頃,七股潟湖大約占其中的1千公頃,但也同樣持續縮減。海上水田漸漸消失,年輕人也跟著流失,七股養蚵採蚵的竹筏上,大多坐著的不是移工就是年長者,而面對環境的變遷,養蚵也有了更多的挑戰。這一籠籠剛剛從蚵田採收下來的牡蠣,被放進清澈的海水中淨化吐沙,倘若養殖的過程,牡蠣進沙過多,能濾食的海水就變少,牡蠣自然也就長得不好,而這是陸化對蚵肉帶來的另一個衝擊,而面對環境演化,附苗的時間也出現延遲。

台南七股與彰化芳苑、雲林台西和嘉義東石,被並列為台灣4大牡蠣產區,而外地過多的早苗正好彌補了七股附苗的空窗期,學者也說,七股潟湖本身彷彿一個巨大的漁塭,卻又不需要投入飼料成本,而除了養蚵人家,網罟這種V型的定置漁網也是七股的近海常見的漁撈風景;然而學者陳宗嶽也說,當潟湖淤積越嚴重,潮汐灌入的水越少,少了海潮淘洗,也就更惡化了淤積,加速潟湖走向死亡。

搭乘膠筏遊潟湖,看潮間帶的紅樹林以及冬候鳥鸕鶿,是許多台南人兒時郊遊的記憶,二十多年來也為七股帶起觀光效益,但海水漲落之間,可以看到碼頭沙土淤積也越來越嚴重,這樣的觀光產業,恐怕也會隨著時間褪色。走進七股,隨處可見以蚵殼埋於土地,這是中和鹽分的做法,居民也善用蚵殼作為裝飾,這是台南鹽分地帶獨有的景緻,但蒼海桑田的一天似乎近在咫尺,養蚵產業的明天何去何從,考驗著你我。

台視新聞/吳雨宸 葉宜琳  責任編輯/朱紫筠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