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現悶、喘、心律不整症狀時,建議應先找心臟科醫師看診,台大醫學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說,檢查心血管問題,可透過基本心電圖、X光片、抽血等做初步的檢查。

多種檢查找出病因

心電圖對於心血管狹窄的診斷率約為50%,因此,心電圖看不出變化,不代表沒有問題,若患者自述的症狀典型,應進一步做運動心電圖、核子掃描,甚至是電腦斷層檢查。

王宗道解釋,運動心電圖、核子掃描可以間接看出血管的問題,但運動心電圖診斷率約70%、核子掃描約8590%,均非百分之百,因此,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對於嚴重的患者或有必要時再安排256切、640切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率可達100%

心血管疾病治療原則

在治療方面,倘若症狀輕微或不典型,通常可先透過控制危險因子,包括降低膽固醇、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著手改善,並建議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多吃蔬菜水果,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此外,針對輕微的患者,像一個月僅出現12次不舒服症狀,可先服用藥物治療。

王宗道說明藥物治療的原則,第一步是不讓膽固醇堆積血管,避免血管狹窄,因此,可先使用針對危險因子控制的三高藥物;第二步則是當血管表面已有相當油脂堆積時,就要避免進一步凝血堵塞,因此,需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第三步則是依照患者狀況,必要時給予血管擴張藥物,協助血管放鬆,例如短效的舌下含錠或長效藥物。若藥物已無法控制,則要考慮心導管手術、繞道手術來治療。

延伸閱讀:
今天是世界健康日(World Health Day),營養師盤點11件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養狗幫助延長壽命,還能降低2種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