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平均總年薪為67萬元。圖/非凡新聞
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平均總年薪為67萬元。圖/非凡新聞

受到疫情衝擊,薪資M型化差距更擴大,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平均總年薪為67萬元,你達標了嗎?不過有68.31%的受雇員工未達標,比率創新高。來看總年薪的中位數50.6萬元,等於平均月薪42k,比較貼近現實,不過高薪跟低薪的差距擴大到4.09倍,凸顯現在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

高低薪差4.09倍 這些產業年薪中位數不到40萬

今年22歲的吳俊廷在連鎖麵包店工作,月薪大約3萬6,每個月3分之1的薪水要給父母做為孝親費,此外還有規劃存款,再加上基本生活開銷已經很吃緊,面對愈來愈高的物價,如果薪水沒有跟著漲,就幾乎等同被扣薪,這是許多勞工的心聲。

但是攤開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平均薪資,可能會感到更無奈,其中總薪資的中位數為50.6萬,較前年增加1%,等於平均月薪4.2萬元,但是全台有高達406.5萬人每月收入不到42k。

連鎖麵包店店員吳俊廷表示,4萬2的薪資對於服務業來說太高,比較資深的上班族才有可能達到這個水平,也提到現在物價太高,除非辛苦一點再多打一份工。

2021年平均總薪資中位數。圖/非凡新聞

比較能反應真實情況的中位數42k已經很難達標,更別說平均總薪資調查,以受雇員工813萬人來計算,平均總年薪為67.7萬元,較前年增加2萬元,等於平均月薪5.64萬元,雖然是近三年最高,但有68.31%約555萬名受雇員工年收入沒有達標,創下歷年來新高。

2021年平均總薪資。圖/非凡新聞

再進一步細看,總薪資最高的10%跟最低10%薪資差距,從前年的4倍擴大至4.09倍,是近六年來首次貧富差距拉大。

高薪跟低薪的差距擴大到4.09倍,貧富差距拉大。圖/非凡新聞

人力銀行發言人楊宗斌表示,若是生活在大都市的雙薪家庭,以中位數兩人8萬塊來計算,甚至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要養「其實真的不太夠用」。楊宗斌指出,台灣產業結構以外銷導向的科技業及金融產業拉高平均值,約有7成的勞工還是集中內需型產業,屬低薪情況。

2021年內需產業受到疫情衝擊,而出口端反而呈現興旺,高薪的人領到較高的年終獎金與業績獎金,更拉大薪資M型化結構,進一步觀察各行業的年薪中位數,成長最多的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72.5萬元,增加9.33%,其次是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造業為74.1萬元,成長7.82%,金融保險業為102.3萬元,增幅5.65%。

各行業年薪中位數,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成長最多。圖/非凡新聞

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住宿餐飲業及補教業等,年薪中位數都沒有達到40萬元,代表月薪沒有達到3.3萬元,勞工薪資差距愈擴愈大。

勞資專家陳瑞珠表示,低薪產業的利潤及營收通常不高,沒有辦法分紅或分潤獎金給員工,另外非典型雇用的工時人員也是造成低薪人員居多的原因。陳瑞珠坦言,若服務業無法提升更多元或升級的話,利潤自然就不會提高。

藝術娛樂、住宿餐飲業等年薪中位數沒有達40萬。圖/非凡新聞

但疫情影響基本工資調幅,特別是住宿及餐飲服務業,這些低薪族的薪資成長跟不上整體薪資。楊宗斌說,雖然疫情趨緩且邊境解封,不過若要回到疫情前的薪資水準還是要看來台的觀光人數,必須達到千萬人次才有辦法讓整個內需型產業,包括餐飲業及觀光業的生意完全恢復榮景,如此一來相關從業人員的薪水才有可能回到疫前水準。

另外各縣市總年薪中位數排名,新竹市以77萬元蟬聯冠軍,新竹縣68.4萬元躍居第二,台北市為68.3萬元滑落到第三。台灣經濟與平均薪資數字看似一片光景,但也別忘了大多數勞工還在低薪陰霾中,是必須被重視的現實。

各縣市總年薪中位數排名,新竹市以77萬元蟬聯冠軍。圖/非凡新聞

台北/黃梅琴、林秋強 責任編輯/吳苡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