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圖/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0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2例本土個案(26例BA.5、8例BA.2.75、6例BQ.1及2例BF.7)及63例境外移入(37例BA.5、9例BA.2.75、2例BQ.1、2例XBB、12例BF.7及1例BA.2);而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佔美國個案數4成的XBB.1.5,在台灣的境外移入及本土個案,目前都尚未發現。

羅一鈞表示,變異株BA.5仍為主流,佔6成左右。本土BA.5上週佔比是82%,本週下降至62%,而BA.2.75從12%上升至19%;BQ.1從3%增加至14%;中國及香港較多的BF.7則是從3%變5%。目前可以明顯看到BA.5呈現下降,其他3個變異株,包括BA.2.75、BQ.1、BF.7都有上升,其中增加幅度最大是BQ.1。

而BQ.1竄起,從3%增加至14%,從先前歐美、日本疫情流行經驗來看,BQ.1有可能成為台灣下一波主流。

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圖/指揮中心提供
新興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圖/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表示,BQ.1是Omicron BA.5子代變異株,目前全球佔比已至少42.5%,是全球目前主流的Omicron病毒株,傳染性較高,但疾病嚴重度和致死率跟其他Omicron相比並沒有更高。
而需要注意的是,BQ.1具有免疫逃脫優勢,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羅一鈞建議,接種BA.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Q.1、BF.7、XBB等新興變異株,都有助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的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
認識BQ.1。圖/指揮中心提供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XBB為27例、BF.7為22例、BQ.1為31例、BA.5為1,325例、BA.4為104例、BA.2.75為125例、BA.2為1,030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XBB為3例、BF.7為5例、BQ.1為14例、BA.5為1,527例、BA.4為5例、BA.2.75為23例、BA.2為2,534例。

指揮中心指出,新增26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42例約62%,為21名男性、21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分布為北部17例、中部4例、南部4例、東部1例,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11月3日至12月22日。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63例BA.5、BA.2.75、BQ.1、XBB、BF.7及BA.2個案,為5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去年12月16日至12月23日。其中檢出37例BA.5個案分別自中國20例,香港8例,日本4例,韓國3例,越南及澳門各1例移入;9例BA2.75個案分別自韓國4例,日本、美國、泰國、捷克及越南各1例移入;2例BQ.1個案分別自土耳其及馬來西亞各1例移入;2例XBB個案分別自香港及埃及各1例移入;12例BF.7個案分別自中國5例,香港3例,澳門及日本各2例移入;1例BA.2案自日本移入。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Omicron亞型變異株(BQ.1、BA.2.75及XBB等)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增長優勢,惟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既往Omicron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現有證據顯示疾病嚴重度影響未明顯增加,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Q.1、BF.7、XBB等新興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請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並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以獲得保護力。

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

責任編輯/殷名慧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