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怡安(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吳先生從小到大在剪趾甲時,習慣把大拇趾兩邊的指甲往內修,雖然趾甲變長時會感到不舒服,以往只要自己剪一下或去診所處理,那樣的不適就會好轉。這反覆的過程經年累月下來,他的大拇趾甲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往側邊和下方陷進去。

直到有一次,他為了將外側邊的指甲修得更滑順,稍微往深處多剪一些,沒想到隔天打籃球不小心被別人踩到後,拇趾外側就開始紅腫,感覺是趾甲刺到肉裡面去。因為疼痛難耐,他起初先去診所就診,在口服和外用藥物使用下紅腫一開始略有改善。

趾甲矯正治療,擺脫惡性循環

但這次和過去不同的是,他仍持續感到疼痛,甚至甲溝邊還慢慢凸起了個小肉芽組織。於是他來到皮膚科門診求診,經過醫師的解釋最終接受趾甲矯正的治療,且遵照醫師的囑咐,用正確的方式修剪和照護趾甲。經過一個療程,吳先生的大拇趾甲慢慢恢復正常的型態,他總算擺脫過去隨著趾甲變長,「痛了就得剪,不剪就會痛」,數周一次的惡性循環。

他的奶奶鄭女士同樣被趾甲的問題困擾很久,經吳先生的介紹也來到門診。鄭奶奶的大拇趾甲嚴重捲曲變形,捲甲緊緊地包住了部分的甲床,所以只要稍微觸碰壓迫到趾甲她就會痛得哀哀叫。經醫師建議,她接受了另一種趾甲矯正治療。第一次裝矯正器時,過程雖然有點不舒服但還不至於需要局部麻醉,神奇的是從矯正器裝上的那一刻起,日日夜夜伴隨著她的疼痛就此不翼而飛。

趾甲內嵌導致甲溝發炎

以上這對孫子和奶奶分別是嵌甲(又稱凍甲)和捲甲的典型案例。趾甲內嵌會導致甲溝的發炎與疼痛,錯誤的剪趾甲方式和穿著過緊的鞋子則是造成嵌甲的主因。一般大家習慣以同樣的方法修剪手和腳的指()甲,但是腳和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腳是用來行走的,而且腳上會穿鞋。

腳型較寬大的人如果鞋子太緊,每當踏步或跑步時,被擠壓限縮在鞋子裡的腳趾甲與腳趾頭旁邊的皮膚就會碰撞,如果趾甲的修剪並非完全光滑平順,甚或因為剪太深而導致在趾甲的最側邊形成銳利突出的小尖角,如此有稜有角又堅硬的趾甲反覆刺激趾頭旁的皮膚,勢必致使它紅腫起來。

大拇趾最常發生凍甲

大拇趾面積最大,也是我們走、跑、跳時重要的施力點,正因為首當其衝,趾甲內嵌的問題最容易發生。尤其如果腳流汗或悶住而變得潮濕,會讓皮膚更脆弱,和趾甲摩擦後更容易發炎。假若置之不理,隨著紅腫的情況越演越烈,趾甲與皮膚間的空隙縮小後變得更緊密,碰撞的機會隨之增加,趾甲的內嵌也就越刺越深入,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甲溝炎就會越來越惡化。

萬一真出現嵌甲的症狀時,過度修剪猶如飲鴆止渴,雖可暫時緩解症狀,但長此以往,趾甲末端本該佔據的面積有可能會逐漸減少(圖一),反倒是趾甲周圍的皮膚因為持續穿鞋擠壓的緣故越貼越近,趾甲生長變長時就更容易造成摩擦。因此在修剪腳趾甲時,務必要讓整片趾甲齊頭並進地往前長,等到趾甲長出趾肉外緣後再平剪,切記不可將兩側往內修剪,如此趾甲才能長成它該有的型態(圖二)

趾甲矯正治療方式

捲甲通常有個人體質的因素,有些人和本身趾骨的發育異常有關,但也會受到後天如黴菌感染引起的灰趾甲或上述穿鞋擠壓的影響,讓症狀越來越嚴重。過去在單純使用外用與口服藥物下,嵌甲引起的甲溝炎或捲甲伴隨的疼痛往往僅能得到初步的改善,雖然也有健保給付的處置和手術,但是前者有時改善有限,後者復原期長,而且即便付出了趾甲永久性縮小的代價,仍舊有可能復發。

近來有一種趾甲矯正治療方式,是利用記憶合金的金屬絲線勾住或以膠狀貼片的形式固定在趾甲上,藉由槓桿原理的作用,將下陷或彎曲的趾甲往上拉提或拉平,讓猶如被緊箍咒緊緊套住的趾頭,脫離趾甲的刺激而有喘息的空間。

趾甲矯正器好比牙齒矯正

根據個別患者的情況,醫師會建議適合的趾甲矯正器。就像大家比較熟悉的牙齒矯正,趾甲矯正的療程需要數個月的時間,一方面讓趾甲周圍因為刺激而發炎的皮膚減輕壓力與疼痛,還能循序漸進地讓變形的趾甲和底下的甲床慢慢恢復正常。

許多患者在趾甲矯正的療程裡,逐漸對足部和趾甲照護的方式有正確的認識,再加上醫師定期追蹤時給予適切的處理和調整,最終總算真正遠離了嵌甲和捲甲的困擾。

延伸閱讀:
腳指甲邊緣痛、嵌進肉小心擠出「凍甲」! 醫揭「5個惡性循環動作」:剪短也不OK
盤點你有沒有3症狀,反覆凍甲,現在有這個方法,不用再拔指甲了!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