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28)天在立法院爆料故宮有國寶遭打破,高層還下封口令。對此,故宮院長吳密察否認隱匿,還自爆有三件國寶損毀,其中兩件經查沒有人員疏失,同仁在整理打開文物包裹時,就各自發現破損,因此故宮也檢討保存瓷器的方式,未來要將多盒一箱、多物一箱的形式,「改箱為櫃」成一件一件為單位的管理方式。
吳密察說明,三件文物發現破損的第一時間,人員都有第一時間透過程序通報,呈報至副院長跟院長層級,得知後,他立刻下令進行行政調查,分成2個管道進行,第一個由業管單位展開調查,提出報告,另外交由第三方的政風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110年2月3日、111年4月7日發現破損的文物,沒有人員疏失,但111年5月19日破損的文物,明確有人員疏失,交由考績會處理,目前進行到一半。
吳密察嚴正澄清,自己沒有下令封口,也沒有因為擔心留下證據,而採最高密件處理文件,他解釋,相關調查以密件處理沒有不當,保存也都依規定處理,相反的,事件發生後,如果沒有保存證據,而讓人任意檢視、遷移文物,才可能有無法想像的後果。
吳密察也說明,破損的文物第一件為「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目前已經在進行修復;第二件「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正在等待修復人員處理;第三件「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則待懲處程序完成、責任釐清後才會進行修復,因為如果現在就啟動修復,不就沒有證據了嗎?
而這三件文物列為暫定分級裡面的一般古物,我國對於國寶缺損有一套規則,如果是重要古物,一定會按照規定呈報到文化部,但這三件僅是一般古物。
吳密察坦言,故宮發生這樣的事情,隨即進行檢討,發現故宮內部對於瓷器的保存方式仍是多盒一箱、多物一箱,是非常不符合潮流的保管方式,其他文物已經改箱為櫃、是一件一件為單位管理儲存,但瓷器類卻沒有,必須改變。
因此,故宮在112年的預算特別編列瓷器庫行包裝改善計畫,另外,積極改善電腦資訊管理系統,讓管理文物提取、檢視的紀錄,不再是紙本人工的方式,透過電腦系統讓每一個移動都留下紀錄。
吳密察強調,同步會與人員討論如何讓工作空間更加安全、流暢,希望達到完美,對於文物,故宮責任重大。
責任編輯/陳盈真